English

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都躲在哪里?

2006-11-22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王一方 我有话说

吉尼斯先生帮助世间许多想出名的人出了名,当然,他自己名气更大,每个人的证书上不得都写上“吉尼斯世界记录”吗?不过,吉尼斯世界记录名声大噪之后,人们的注意力被猎取,使他们忘记了世界上真正伟大的东西是人的思想。同样,电视、网络的盛行,人们的眼球被锁定,于是,大家忘记了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世界上

最伟大的思想都躲在书本里。

且不说目前90%的人类知识和智慧还处在离线状态,即使观察在线的内容,也大多数是信息与感官娱乐的内容,系统知识的内容次之,人类理解(理性洞察力)的内容少而又少,智慧的内容更是凤毛麟角。对于人类思想的进化来说,也同样适用于个体学习的递进,从信息到知识,从知识到人类理解,从人类理解到智慧,像一个金字塔,它是一个精神与智力逐步升级的发展过程,我们每个人都在一步一步往上爬,汇总起来便构成历史和我们时代的精神高度。依照简单的时间、精力分配律来分析,如果我们过分地沉浸在网络信息与互动娱乐的海洋里,则分类知识的深入把握,人类理解与智慧的操练机会就会减少,人的智力生活就会单调、幼稚,知识人格也会发展障碍,时常表现出冲动、偏狭、固执,精神提升的速度会减慢,所能抵达的“精神海拔”就会相对较低,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精神矮化”,伴随大量的即兴式表达,以及无编辑状态的出版和发表,也会使鲜活的思想失去积孕、雕饰的机会,很容易养成“精神早泄”的习性,造成“浅思则止”的精神提升障碍。此外,虚拟社区里身份隐匿,致使道德责任虚化,虚假包装的便利,语言暴力的欣快,无拘言行的泛滥,都将释放一些人心中的“魔鬼”,造成他们网上网下人格分裂,也使得网络社区成为他们“尝试堕落”与“道德矮化”的温床。此外,带有明显成瘾机制的网络游戏不仅蚕食学习空间,改变个体游戏习俗,还将扭曲心理、行为方式,遁入“网瘾”的泥沼。

电视也是声像多媒体组合呈现的信息与娱乐天地,它接通了我们与整个世界的影像关系,及时反映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瞬间动态,使我们足不出户,知晓天下事。对于青少年来说,卡通、明星演唱会、娱乐和体育赛事、时尚流行情报、青春偶像剧成为他们生活中的时间杀手,因为在人类文化的金字塔中,这些诱人的、带有成瘾机制的大众节目依然处在较低的层面,属于不需要任何技能,也不培养任何技能的视觉与听觉消费品,美国大众文化批评家波兹曼称它为造就“沙发土豆”的地方,其要害在于“不思”、“不静”、“无遮”,因此,成长中的青少年应该节制电视消费。在西方,知识人群的家中一般只开放新闻、体育等少数频道,而将更多的闲暇时间留给书刊阅读。

阅读是基于传统的书刊学习(包括专注地阅、轻松地览、口眼并用的默念、发声朗读等细节行为)而建立的一套心理、行为方式,甚至是精神享受方式。新媒体的迅速崛起,介质的变化无情地冲击着阅读学习方式。造成阅读的危机,一是阅读量的急剧萎缩,二是阅读养成的滞后,甚至产生青少年阅读不能症,三是浅阅读、反阅读行为的盛行,前一个方面可以补救,第二、三点则贻害深远,对此,我们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对于新媒体,我们的文化、教育界大多心怀仁厚,仅仅着眼于时间、精力、内容上的蚕食,大多以一种劝慰的方式提醒青少年合理分配,把握分寸。而且十分宽容地将网络、电视形式的学习视为对于纸介质阅读的补充,给予一个新的名词:读屏。有新的共识称“读书是学习,读屏也是学习,而且是更先进的学习。”甚至预言不远的将来,读屏将替代读书,既环保,又时髦。对此,我心存疑虑。

首先,应该对阅读概念进行一些甄别。其一,服务于课程的学校受控多媒体教学不同于商业电视台与网站的节目,一般说来,课内的声像观看作为课件支持是阅读理解的强大支撑,但学生课外的多媒体接触则完全两样,即使目的是为了获取信息与知识,扩大视野,陶冶兴趣,也不是一种严格意义的阅读状态。读屏,更准确地表达应该是观屏,就像英文中see与watch的意思不同一样,如果一定要使用“阅读”这个词,那么,读书是“深”阅读,读屏是“浅”阅读,“轻”阅读。其差别主要发生在客观的生理学指标、行为规律上。譬如,读书时刻的眼动频率比观屏时刻慢许多(具体数据祈望专家测试),因为屏幕光刺激,色彩变换对眼球颤动的影响显而易见,同时,基于经验而非实验,阅读者平均翻页、换书的频率也低于电视换频道、网页更迭频率,原因是后者更换起来更方便,而且光刺激、色彩丰富造成的眼疲劳更容易诱发暂留性降低,选择性行为增加。即使遇重要的图文内容,也会在打印之后才潜心阅读。因此,相对于图书阅读来说,观屏(无论电视,还是网络)更多的是一种点览、浏览状态。所以,图书可以慢读、精读,可以发呆,可以凝视,继而陷入沉思、导向孤独的批评,或导向心灵写作,而观屏则常常多、快、省、闹,嬉笑与肢体表达,继而转告,互动、狂欢。对阅读个体而言,早期的行为裂痕也许还不明显,但最终的心理-行为落差将可能完全阻隔一部分读者精神阅读体验的生成,阻断青少年阅读心理的健康发展。

因此,单从阅读功能与效益而言,多媒体对传统图书的阅读替代效应其实并不迫切。这个判断或许令那些怀抱技术进化论信条的人不舒服,他们正急于宣布传统阅读内容和方法的终结。在他们眼里,新比旧好,多比少好,彩色比素色好,快比慢好,动比静好。其实未必,我的观点是精比粗好,智慧比资讯好,深阅读比浅阅读好,沉思比浏览好。

所以,我坚信: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都藏在书本里,而要把这些伟大的思想搬到自己的脑海里,最有益的方法依然是买书、藏书、读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