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本版推荐

2006-11-22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在中国历史上,除了儒、释、道三家主流宗教之外,还存在着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大众宗教。这些

学者不太关注的草根信仰,在历史上却有着重要的影响,如引发民众的反抗活动、制约百姓的行为方式、构建各地的乡土文化,等等。在这本论文集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白莲教是怎样传播的、天后(妈祖)崇拜的复杂意蕴、关帝神话是如何被塑造的、对碧霞神君的崇拜因为与女性性行为联系密切而引起了儒家文人的敌意、五通神从公认的恶神演变成了财神,等等。有学者提出要写“一般知识、思想和信仰世界的历史”,这本书或许正可归入这一范畴,其不但深具学术价值,即使对一般读者也颇有阅读价值。

《中国前期文化―――心理研究》王钟陵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9月第一版,56.00元

此书是一部根据民族文化-心理的动态建构过程来重新构建文学史进程的研究著作。作者试图对历史作出一种发生学上的把握,以求回到文学发生的现场,研究某一特定文学作品及包含其中的思想产生时的文化心理动因,以此对中国前期文化-心理作一透视。任何民族早期的思维方式都有两个侧面:一是具有全人类性的原始思维,二是特定民族思维的独特性,而特定民族思维又是从普泛的原始思维中分化出来,凝结并定型的。此书即是按照普泛性的原始思维、特定民族思维的独特性及其特定意识之成形这三个方面逐一对中华民族思维的发展进行发掘――以人猿揖别为逻辑起点,追溯人类文化心理的萌生、各民族文明的发展及其分流,以神话为研究对象,对上古中国文化―心理沉积情况做出说明,再以先秦到盛唐的文学作品作为文本,全面展示先秦到盛唐之际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动态建构过程。另外,这本书部头虽大,读起来却颇有意趣。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