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老照片”:现代人的文化“乡愁”

2006-12-06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赵静蓉 我有话说

《老照片》原本只是一种摄影文本,或者说,是把照片放置在语言的中心,以图像丰富语言的内涵,又以语言突破图像的界限,所谓“图文并茂”或“图文互动”。而慢慢地,它就超越了摄影的意义,扩大为一种社会文

本或文化文本。这一从艺术向文化的渐变,当然归结于众多社会力量的合力塑造,但更为根本地,它还源于老照片与社会历史、人类生活的密切的关联。

首先,《老照片》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功能在于重新认识历史。长久以来,强调参与广义的政治活动或社会活动一直是中国国民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主要内容,要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政治生活才与人们的日常生活逐渐分离开来。传统意义上主流的、宏大的、被规定记忆或被指定认知的历史,渐渐蜕变为某种生活背景,而细致入微的、随意世俗的日常生活却成了时代精神的主要内容。《老照片》作为一种直观而感性的历史档案,最明显不过地呈现了这一变迁。因为《老照片》的内容是日常化、民间化和世俗化的,它所观照的往往是那些边缘性的、微观的、在主流历史里常被忽略和遗忘的部分,它带我们游历的不是所谓“我”的历史,而是“他者”的历史,是那些看上去微不足道,其实深深地渗透在人类成长历程中的真实存在的东西。《老照片》用血肉、情感、个体的伤痛以及细节化的史实填补了大历史的缝隙、裂痕和空白,把历史还原成了真正丰满、有限和亲切的模样。

其次,《老照片》用形象而非词语的方式满足了现代人的怀旧心理。现代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无根基的社会,传统意义上的真实感被高科技无情地瓦解了,对真实感的信念的消解导致人与人的隔阂和人际关系的冷漠。人成了“大地上的异乡者”,成了漂泊无依的孤单的灵魂。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上弥漫着浓浓的“乡愁”,怀旧成了现代人不言而喻却又彼此心照不宣的“情结”。《老照片》借助极具震撼力的历史影像,在此承担起一个调节器的作用,它通过趋同某种模糊不清的、虚幻的甚至有些抽象的“在家感”,帮助游离的现代人勇于抵御心灵荒漠,并找回了某种温情、安全感、踏实感,还有几许面对现世生命的信心。就像一个孤独的人渴望见到人群,一个敏感的人渴望向谁托付某种信任一样,人们对老照片的接受和认同也反映出现实变革与人自身的承受能力之间的激烈碰撞。

人类就是这样,不仅常常需要回望过去、反思现实,还需要能在过去和现实的基础上想象未来,甚至规划未来。我们也应该具备这种意识和能力,学会“用回望和前瞻性的姿态去设想过去的人如何看待过去的过去,亦即将来的人如何看待今天”。当然,这是一个庞大的课题,它关系到我们每个人对自我的一种认同和构建。而这种认同和构建,也是老照片最深刻的意义。老照片所承担的,就是作为一个载体或媒介,帮助我们缓解认同的危机,使我们重新找回失落的自我。借助对历史的记忆,我们能够获得对存在的确定性;借助对此记忆的反思,我们可以保持健康和完整,增强热爱生活、热爱他人的能力。

老照片是历史的财富,也是这个时代的神话,它就像一面镜子,映射着人类漫长的成长历程。它属于过去的时代,但它正在以不可忽视的劲头影响着我们的现实生活。在这色彩纷呈、众语喧哗的生活中,老照片就像它黑白、简朴的“样子”那样,静静地在属于它的位置上,悄无声息地散发着岁月的馨香,等待着我们的靠近。

赵静蓉,现任教于广州暨南大学中文系,著有《抵达生命的底色:老照片现象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版,10.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