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历史背后的探询

2006-12-06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汪秀枝 我有话说

大约是受意识形态和非红即黑思维方式的影响吧,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在评价活跃于20世纪上半叶历史舞台上的文化名人时,往往给他们贴上革命与反动、进步与落后等标签,凡被划入革命、进步一类者,其形象

自然光彩夺目,其言行举止也都令我辈芸芸众生难以企及;反之,凡属于反动、落后序列者,他们的人格卑下,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也都乏善可陈。

近二三十年来,越来越多的历史研究者正努力在故纸堆中搜寻、拣拾文化名人们当年遗留下来的点滴痕迹,再经过一番考证、梳理,形成文字、书籍,向我们传递了许许多多曾经被历史遗忘、误读、扭曲了的真实信息。张耀杰先生的《历史背后――政学两界的人和事》一书,应属其中的杰出之作。

在这本书中,张先生通过引用20世纪上半叶文化名人本人以及与他们有关联的人物的著作、书信、日记等中的资料,记录了文化名人们在历史事件中的所作所为,再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从而展示了历史人物的复杂性与多面性。比如,读过书中的“林纾与《新青年》的文化之争”一文后,我们会发现,率先挑起非理性争端的,不是林纾而是钱玄同、刘半农等人;在双方进行笔战时,林纾的文章中固然有谩骂之语,陈独秀、钱玄同等人的笔下也不乏骂人的词句;对于口出骂言,林纾后来在报纸上公开致歉,表示永远改过,而陈独秀等人却抱着“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的态度,拒绝认错。对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一位正面人物,有着“只手打孔家店”美誉的吴虞,张耀杰先生在“吴虞:《新青年》同人的倒算账”一文中,也为我们作了详尽地介绍。那就是,吴虞的非儒反孔与他直接受到父亲的专制侵害有着密切的关系;他在文章中反对封建专制,在日常生活中却唯我独尊;口头上,他一直主张男女平等,但从没有想到自己应该身体力行,一生中不仅纳妾数人(他59岁时还买了一个16岁的女孩为妾),还时常出入烟花巷,嫖娼狎妓,并很无耻地将赠与妓女的艳诗在报刊上公开发表。

不仅林纾、吴虞是复杂多面的,其他一些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对于他们的复杂多面性,《历史背后――政学两界的人和事》也都有或多或少的揭示。

《历史背后――政学两界的人和事》,张耀杰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第一版,22.00元

本次征文活动将持续至2006年年底,欢迎读者继续惠赐稿件。来稿请寄cbookreview@163.com,或寄:北京市崇文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中华读书报,收信人为“书评周刊”。来稿请注明姓名、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