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2006畅销书扫描

2006-12-20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本报记者 舒晋瑜 我有话说

今年的图书市场似乎有让人无法捉摸的风云变幻。文化审判的标准在今天发生的变化,似乎不是量变而是质变。如今的畅销书市场亦已不能以单一的理论和因素来分析解读,那么让我们一一勘破――

又到了一年回顾的时间,今年的图书市场似乎有让人无法捉摸的

风云变幻。长江文艺出版社副社长黎波就发现文化审判的标准在今天发生的变化,不是量变而是质变。他认为:“过去的畅销书作家今天已经风光不再,不仅纯文学作品如此,名人书也如此。新一代的畅销书作者陆续出来,比如王强的《圈子圈套》、付遥的《输赢》都有很好的销量,包括姜戎的《狼图腾》,他们以优美的文笔讲述自己熟悉的行业或领域,这些非专业作家反而体现出更大的优势。”过去可能畅销的,也许风光不再;而压根没指望上榜的,却一鸣惊人。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时尚的形式以及满足了读者新的阅读期待的畅销书,才是今天的赢家。

历史解读持续个性

今年图书市场上最畅销的仍然是大众历史读物。对同一本经典名著的解读,易中天的《品三国》(上海文艺出版社)和柏杨的《品三国》(中信出版社)各有特色。中信出版社副社长臧永清认为,易中天、刘心武、柏杨等人的个性化解读历史图书,虽然大家持有不同看法,但这些书畅销的本身正说明时代的需要,之所以畅销并不是偶然的现象。在现代化进程中,读者一方面向外寻求借鉴,一方面向传统寻求帮助。而由于种种原因,大众读者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把握是不全面的、断续的,大众历史类图书使读者在得到文化娱悦的同时,得到丰富的历史知识,并增加了阅读的趣味和方便。除了对经典的个性解读外,同时占领畅销书市场的还有对特定时代的各种解读。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紧接着广东人民出版社两个月内先后推出熊召政的《看了明朝不明白》和王春瑜著、金圣叹评的《看了明朝就明白》。

大众历史类图书的畅销有很多因素。社科出版社营销策划部主任王磊认为学术和大众不是对立的两岸,二者之间应该有一个桥梁,过去不太重视。目前畅销的大众历史读物的作者有共同的特点,都是有教育背景的学者。他们也许不是阐述原本的思想和历史,只是个人化解读,而正是这种带有强烈个人风格的解读使得学术更容易走向大众。王磊认为,和过去畅销书的跟风和从众不同,如今的畅销书,无论作者和读者都体现强烈的个性化。聪明的作家不一定迎合读者来写,因为他们深知,失去自我也将失去读者。

伴随中国历史文化进入人们的阅读视野,大规模的丛书也“飞入寻常百姓家”。山西古籍出版社推出的《中国家庭基本藏书》是一套面向普通文化家庭的传统文化经典丛书,4年来累计印数达150万册,单品种印数最多的《论语》突破10万册。《古典智慧・“教你看懂”中国古典名著》丛书(当代世界出版社)共计13种、15册,上起先秦两汉时期的《庄子》《荀子》《史记》,下至隋唐宋元明清时期的《唐宋传奇故事》《阅微草堂笔记》,几乎囊括各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经典名著。这些丛书能够让读者“将古典智慧带回家”,消除了文言文的隔阂,通俗而又不失严谨。

媒体口碑各显强势

和强势媒体的联手使畅销书的推广如虎添翼。以和电视媒体的联手为例,“百家讲坛”系列图书的畅销有目共睹,几家出版社先后与“百家讲坛”结缘,比如东方出版社推出了《刘心武揭秘〈红楼梦〉》、《赵林谈文明冲突与文化演进》、《刘扬体细解经典中的爱情》、《马瑞芳揭秘〈聊斋志异〉》,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推出《老子与百姓生活》,光明日报出版社推出《纪连海新解乾隆朝三大名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则出版了《传承的神韵》、《冷眼看热点》等。王磊认为这反映了读者的现代性,现代的读者接受的不仅限于原有传统的书本知识,同时还受网络或影视的影响,二者不是矛盾,也不是对学术或传统的叛逆,只是现代阅读中的另一种文本。只要这一文本能给人知识,未尝不可。王磊说,现在的阅读不再是“正襟危坐”,而是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变得丰富多元。

而今年下半年生活类图书走俏,也有很大程度是依赖电视媒体的品牌效应。如根据品牌栏目改编的《快乐生活一点通》上市不到一月即实销5万册。修正文库副总经理蒋婉文认为,并非所有收视率高的栏目出版图书后就全部畅销,简单地克隆品牌栏目的图书也不会有生命力。必须根据读者的需求进行提炼,在出版过程中改造成适合读者的图书,这样即使脱离了媒体,也具有畅销的潜质。

不仅学术类和生活类图书借助了强势媒体风光无限,其它类别图书也不例外。人民文学出版社策划部主任孙顺林感慨道:“今年下半年畅销的纯文学作品中,如王海翎的《新结婚时代》、海岩的《五星饭店》,都是与媒体互动良好的范例。媒体互动促进了读者对书的渴望和了解,而且这种作用越来越明显。”

也不是所有媒体互动的图书都能畅销。红极一时的博客书就是一反例。孙顺林分析说,首先是博客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其次读者可以免费上博客读取,第三,在博客上读者和作者可以有互动,出版图书后丧失了这一功能。如果再没有其它东西可以打动读者,那么结果适得其反。

和媒体的联手也体现在借助媒体造势上。黎波认为,做出版做文化首先要迎合市场才能引领市场,比如黄健翔,几乎所有媒体都在关注,因此《像男人一样去战斗》出版后,立即热销。

强势媒体能够帮助读者从纷杂的图书产品中认识优秀的图书,也有真正好的图书在口口相传中不胫而走。中信出版社的《长尾理论》在短时间内冲上排行榜,成为下半年财经图书的最大亮点。弗里德曼的《世界是平的》,融自己多年做战地记者、经济时政记者的经验,为全球化做出自己的勾勒。作为《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的基础篇,《世界是平的:“凌志汽车”与“橄榄树”的视角》(东方出版社)亦借势畅销。

争论引发畅销风暴

全球最大的中文网上书店当当网,最近评出2006中国图书年度畅销榜,排在第一的是《人体使用手册》。这一数据来自当当网用户的真实消费。光明书架总经理严平认为,下半年生活类畅销图书中,健康养生的话题强劲。很多看起来没有名气的养生书,销量远远超过“弄得水响”的图书,销量都在10万册以上。今年下半年健康类图书的热销基本延续了前几年的走势,但现在更加细化,像《无毒一身轻》、《身体使用手册》、《刘太医谈养生》、《病是自家生》、《是药三分毒》等等,每本书都代表不同的概念,但总体趋势是,西方关于医学保健的图书走下坡路,而传统的中医养生图书势头强劲。比如北京出版社精心打造的《张秀勤极简刮痧》《王岩昆极简手指操》,而《思考中医》对读者的知识素养要求略高,它探究更多的是关于中医的“思考”。严平认为,“中医是否该取消”的争论促使很多人开始关注中医背后的理论依据,而不是简单地只学习一些方法。如果没有现在的争论,《刘太医谈养生》恐怕不会热销到这个地步。

一方面争论引发图书走俏,另一方面畅销书本身也引发争论风暴。如今年的重头文学图书,或多或少都存在争议,比如余华的《兄弟》。而今年11月底,武侠小说作者步非烟一句“要革金庸的命”引发了武侠小说如何走向经典的大探讨,与之相伴的则是新武侠在今年的持续畅销。

处在争议中心的图书并没有因争议消减销售份额,反而是随着风暴愈劲,销售额节节攀升。这一类图书已经在市场上立稳脚跟,而争议则给它们吸引来更多眼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