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透过社会环境看人才

2007-01-17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景天魁 我有话说

大自然造就了人类,人类创造了社会。因此,人类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之中,或是自然环境,或是社会环境。在现实社会中,自然环境一般不难理解,而社会环境就不同。虽然社会环境的概念人们经常使用,但非常笼统,在实践中难以具体把握,有时遇到问题往往很难说得清楚。

最近读了齐秀生的新著《社会环境与人

才》,感触颇深。该书通过对我国春秋战国特殊历史时期人才成长与社会环境关系的缜密分析,对人才赖以成长的社会环境这一概念进行了较为充分的阐释,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也使读者对社会环境有了新的认识,可以说是一部透过社会环境剖析人才成长的上乘佳作。

社会环境主要是上层建筑范畴的内容。什么是社会环境呢?社会环境通常是指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人类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所创造的人工环境。该书作者研究后认为,通常的解释很显然是偏重于物质的社会环境,而对精神的社会环境有所忽视。现实社会中,社会环境除了物质因素之外,更重要的、内容更丰富的应当是涉及广泛的精神因素。

基于此种认识,作者认为,社会环境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不仅包括物质环境即所谓城市环境、工业环境等“硬”环境,而且包括人的大脑之内的意识等所有精神因素在内的所谓“软”环境;不仅包括家庭、单位等内部环境,而且包括与此相对应的外部环境等等。作者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把社会环境的轮廓勾画得十分清楚。

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交织在一起。该书在作者深入研究社会现实的基础上对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进行了新视角的思考。书中以人才成长为例,说明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有时不能截然分开。如地理概念,究竟是自然环境的范畴还是社会环境的范畴?按照通常的说法,地理是指全世界或一个地区的山川、气候等自然环境及物产、交通、居民点等社会经济因素的总情况。前一部分明确是自然环境,而后一部分说的是社会经济因素,实际就是社会环境。说明地理环境是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有机体,而其中对人才成长的影响主要是社会环境,作者的这种认识显然是符合实际的。

事实上,地理环境与自然环境不是一回事。书中进一步分析认为,在纯地理环境之上已经覆盖了许多精神的内容,自然的山水草木上面本质的东西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经济发达程度等等,这就完全是社会环境的概念。地理环境作为自然环境,只能是纯自然的部分,是在人类社会产生之前,地球乃至宇宙之间生而有之,并非包括人类社会产生之后有所作为的部分。一切经过人类社会“雕琢”甚至已经赋予她特定含义之后的“环境”,就不再是自然环境,而成为社会环境。

书中还联系现实进一步阐释说,现在讲某某地方投资环境好、工作环境好,决不仅仅指自然环境,主要是指社会环境。通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里说的“水土”不是指种庄稼所用的物质的水和土,而是指文化习俗、经济状况乃至政治制度等。这些对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区别的精辟论述,明确而不抽象,简洁而不深奥,既让人明了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本质区别,又不得不为作者的真知灼见所赞叹。

春秋战国时期可谓自然环境一般,但却集中出现了一大批杰出人才,彪炳千秋,至今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其主要原因就是社会环境起了作用,是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造成了人才的繁盛。《社会环境与人才》一书中深入、系统地研究分析了春秋战国时期特殊的社会环境与人才成长的关系,得出了“社会环境造就人才、人才创造社会环境”的结论,揭示了人才成长的一般客观规律。

尤其值得引起重视的是,书中在剖析春秋战国时期人才大量涌现的历史基础上,概括总结了这一时期人才成长与不同社会环境的关系,认为:社会变革环境奠定了人才成长的基础,列国相争环境提供了人才成长的舞台,人才流动环境创造了人才成长的条件,多元文化环境营造了人才成长的土壤,百家争鸣环境创造了人才成长的氛围。作者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环境的分析,得出了四点启示:人才的成长要有激烈竞争的环境,要有社会需求的环境,要有民主自由的环境,要有贤明通达的环境。以上结论和启示,特别是关于“社会环境造就人才”、“人才的成长要有贤明通达的环境”的观点,寓意深刻,让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作者的这种创新研究成果,深刻剖析社会环境与人才成长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进一步优化社会环境,彻底破除社会现实中存在的制约人才成长的各种障碍,完善和改进人才的开发、培养、选拔、使用、管理机制,做好新形势下的干部工作、人才工作,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科研应当为现实服务,否则就失去了其生命力和价值。《社会环境与人才》一书努力做到了课题来自于社会实践,并通过实践深入浅出地阐释了社会环境所包涵的内容,明确分析了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差异。至此,社会环境与人才成长的制约关系,如蓓蕾绽放、镜头拉近般置于读者面前,这可称之为社会环境研究的一次成功尝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