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让现实照进梦想:王朔网络出版计划之我见

2007-01-31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本报记者 康慨 我有话说

这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时代,继中文系教授易中天说历史,专营电视包装的教授于丹讲《论语》之后,一贯以“痞子

”形象示人的作家王朔也高调复出,大谈尊重女性了。

不仅如此,要想不被这个时代遗忘,就需要超前这个时代。他透露了一个庞大的经营计划,在即将迎来半百之年的时候,将网络、写作与出版结合一处。

“我从此不出纸媒书了,”在接受《南方周末》的采访时,他说,“我耍的是付费点击这份儿。”

他的计划是撇开出版社,由作者直接面对读者。“我一本书出书预付四五十万,书商给我开的就是这个价,打去五分之四,十万在网上,每人进来点击1毛钱看我一次,我拿1万块就够了,一天1万块。”他说。“等我开了网,你们都到我那里去。”他说,“你有兴趣就花一毛钱进来看看,这比买书便宜吧。”

但他前店后厂、自产自销的网络出版梦想有多大的实现可能呢?

他有个美国前辈

如果我们相信他说的都是实话,而非另有他图,那么这计划完全不新鲜。

先来回顾一下七年前的一个古董案例。当时美国头号畅销作家、惊悚小说之王斯蒂芬・金推出了新作《子弹骑手》(Riding the Bullet)。它绕过了送厂印刷这一道传统的出版程序,只在互联网上以电子文本的格式发行,在出版商西蒙和舒斯特公司的网站上,可以花两块半美金的下载。

金很快便开始实施一个更为狂野的计划,从写作到出版到销售,要自己来一回全活儿。这一回,他的新作《植物》(The Plant)完全抛开了出版公司,读者可以直接到巴诺书店的网站下载此书。

由于前一部《子弹骑手》的电子书密码很快被黑客破解,因而《植物》不再加密,付费与否全凭读者自觉,你可以选择付费下载,也可以先下载,阅读,然后再付钱,每人次一美元。金设立了一个“荣誉制度”,小说每一部分出炉,只要有75%的下载者付费,他便继续这一计划。

《植物》第一部分上网的头24小时内,便获得了20万次的下载量,而且付费者超过了设定的75%的限额,但第二部分上网后,付费者比例便跌至七成以下。金公开抱怨,第三部分随即又回升到限额之上。于是,第四部分上网时,为了提高总收入,在将故事长度增加一倍的同时,金也将价格提升到了两块钱,并保证全书价格不会超过13美元。但付费读者仍然剧跌至46%。

在收入继续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到2001年年中,金总共在网上发行了此书的前六个部分,故事相对完整。但他宣布由于要转写其他小说而暂时将《植物》搁置,这一计划从此再未恢复。他对网络出版革命的开创性实验,也就此以事实上的失败而告终。此后,他重回出版商的怀抱,继续以传统纸质方式印刷,交由书店售卖,并从中获取稿酬加版税。《子弹骑手》也于日后收入一部短篇集,发行了纸本。

他在花店最深处

回到国内看王朔。他的出发点与当年的金差不多,但恐怕各方面的条件更不成熟。

据目前所知,王朔为自己的网络出版计划选择了一个固定的,也是唯一的平台:一个名叫“鲜花村”的网站(kaila.com.cn)。

1月29日,我生平首次登录了鲜花村。没有找到网站本身的介绍,只有“北京鲜花盛开影业有限公司”的简介,这当然应该是一家电影公司,但网站首页无论如何也不能与电影联系起来。中央位是很大的“鲜花村商城”的开业广告,卖的是女演员徐静蕾的一些个人衣物,比如“会员价”4750元、“优惠价”5000元、只“穿过一次”的“白纱抹胸裙”。

要在这儿找到王朔的名字,不容易。首页下方的“新闻报道栏”里,全部五条标题都是徐静蕾的新闻,但我总算在字儿小小的“文学专区”看见了王朔的名字,虽然他排在专区里五位作者的第一位,但如果不是盯着来这儿找他,真不敢相信这就是我要找的大作家,恕我寡闻,后面并列的四位作家我以前从未听闻其名。

进到“王朔新作区”,大栏头上写着“王朔――在苍穹中醒来”。在“王朔个人介绍”的页面上,可以读到他“1997年1月赴美。1997年7月回国,从事自由写作”。

他最需要什么

按照他向媒体透露的说法,再过两个月,我们将在这儿看到十年“自由写作”的成果。但目前这里只有一些旧作在连载,排在最上面的“《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连载三十八”,由“王朔发表于2007-1-25”,全文316个字。

我不得不说,网页的设计和排版水平都很差,正文正体太小,颜色太浅,行距太大,且频繁无端换行――经常每行的行首只有一个字。如果两个月后,我到这儿来看完他那两百万字,一定有变成老荷马之险。

看来他仍然需要编辑,至少一个通技术的美编。

在仅仅300多字的“连载三十八”里,也有“看到了连起伏的著名山脉”这样的文字问题。而“连载三十七”的头一句话就是“我沿着幽暗潮湿的山***往回走”。“山***”是什么?我猜不出来,但这份稿子要是送到出版社,无需编辑出马,问题在一校阶段就能解决了。

自产自销,也要保证质量,读者不花钱不会说什么,但交完钱再见这些问题,总要说三道四。

看来他仍然需要编辑,至少一个只做校对的文字编辑。

王朔目前用以连载的平台,只是一个简单的Blog――个人网志系统,很难承担商业化的财务收付操作。如他所述,读者将来进一次一毛钱,一天一万块,那就是每天十万人次的流量。流量问题倒不怕,有钱就能解决。但是牵涉到网络支付,十万流量就有问题。至于几十万,上百万客户资料的保存和管理,那简直是小小的鲜花村不可承受之重。

为什么这么说?鲜花村首页最显眼处便是一条“公告”,曰:“请大家在购买商城物品的时候将您要购买的相关信息提交到shops@kaila.com.cn中,以免因为系统问题导致您的购物不便,感谢您的支持和配合。”意思就是说,买什么东西,要发邮件给工作人员人工解决,系统根本无法在后台自动处理。这一定是最落后的方式。5000块钱的裙子没人买,但一毛钱一次的小说还是有人看的。如果两个月后,一天十万人,一个人发一封邮件给他,只为了支付一毛钱。我的天啊,你能想象吗?

尽管只有一毛钱,但每次的收付过程,几乎都与500元同样繁琐且必须,仅此一项,便势必毁掉他的大业。

在王朔的计划中,还有一条更为尖端的设想。

“你喜欢看纸媒的,我可以印一本书专门当礼物送给你。”他说,“咱们合影,给你写字,你什么时候不要了,我一倍价格拿回来,你镶钻我都给你,不要中间商赚钱。”

这大概便是传说中的按需印刷了吧。设备不是问题,我知道北京就有好几台,放在出版社里,买下来当然不合算,但租人家的话,书号问题怎么办?

好了,总结一下王朔需要做的:

1,他需要离开这个看上去很不美的、幼稚的、简陋的、杂乱无章的、连基本技术问题都解决不好的“鲜花村”,另起一个宏伟的“www.王朔.cn”大厦(变通办法是,如果打算牺牲一部分自由,那么他可以投靠门户网站,提供免费阅读,然后按点击数分广告收入。或者在淘宝网上开店,借助后者的支付系统,但这需要他配备数百个旺旺等讨价还价的工具,并每天回复十万封邮件,把他当天提供的作品贴在邮件正文里)。

2,他需要把自己的商业化经营与鲜花村卖裙子搞捐款的公益商城分离开来,以免给后者造成不必要的猜疑和连累。

3,他需要放弃一次一毛钱、薄利多销的经营方式,改用先进的集中付款手段,比如会员制,手机包月,一卡通什么的。

4,他需要好的文编和美编,如果要应对两百万字的作品,便更需要一个好的专业编辑团队。恐怕还得到出版社去挖人。

5,如果要印装成书,而不是打出来一口袋A4复印纸让读者背走,恐怕他还需要先弄清楚要不要申请书号,以免被打非。

他最大的风险

王朔最可能血本无归的危险,依旧是盗版。

“你盗版我不怕,你看你的不能卖,免费看,你费半天劲,省一毛钱。”王朔说,“电子的东西总是可以让你不再进来,一毛钱我犯得上吗?”

但是,他不可能不怕盗版。

出版社做畅销书,办法之一就是与盗版商打时间差。比如看准了出易中天的书,首印就是几十万,大中城市同时把货铺足。盗版商拿到书,总要有个排印的时间。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畅销书首印数极高而再版次数少的一大原因所在。

而网上盗版除了Ctrl+C和Ctrl+V,再无什么工序问题。随便哪个小孩子花一毛钱进来,拷了你的小说就走,回头就转贴到论坛上,全国人民都不用再花钱了。你可以去报案,起诉,查封,但论坛成千上万,有些论坛的会员制和保密性做得比你都好,搜索引擎也不收,去哪儿查啊。再说了,两百万字的文本,听着挺壮观,但数字化之后,大小也就百十来K,自己家的电脑都能当服务器用,随便用电驴共享一下就行。若要大家热闹,交流阅读心得,自己架个论坛,完全不必去服务商那儿租空间,让你以后律师信都欲发无门。小论坛在家想开就开,不想开,关电源就成。实在不行还可以压缩文档,上传到天涯海角,下载地址只有短短的一行字,公布出来,蛛丝马迹,十分难查。

我不是在讴歌可恶的盗版,只想说出残酷的现实,因为防来防去,你费半天劲,赚一毛钱。最后变成公益。

真正能保护你的,不是壁垒,而是道德自律和法律。但是在网络版权保护如此不堪的情况下,能最大限度维护你利益的,仍然是你百般贬损,一心抛弃的这个产业。面对盗版,出版商一定会和作者站在一起,个中共同的利益关系,80后都知道。至于名列中国作家财富榜首位的余秋雨老师抱怨出版社对他瞒印数的事,那实在是少数案例,不能因此将整个行业一棍子打死。

可以肯定的是,斯蒂芬・金七年前在美国没有做成的大事业,七年后的王朔在中国更做不成。钱是大家挣的,都在花店里搞小本生意,还谈什么GDP啊。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