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部钩沉启新的史学绝作

2007-02-14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卢晓蓉 我有话说

今天的读者中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少年中国学会是“五四”时期一个人数最多、影响最大、分布最广、时间最长的全国性青年社团。它几乎聚集了全国各地、各青年社团的精英分子,甚至还包括了李大钊、毛泽东、恽代

英、邓中夏、张闻天等后来的共产党领军人物。即使在“少中”自行分化、消亡以后,其成员仍在中国现代政治、经济、学术、教育、文化等领域各领风骚。像这样一个在我国现代史上可圈可点的青年学社,原本很值得后人认真研究,可是却因为某些语焉不详的原因而销声匿迹逾半个世纪。

上世纪90年代初,从事文学史研究的北京学者吴小龙先生,在上海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时,偶然发现了这段尘封的历史,有感于当年人们所谓“现在的中国,已经是少年中国学会的天下”的赞叹,单枪匹马勇“向兴亡事里寻”,硬是从正统历史的“字纸篓”里翻检出来许多宝贵资料,历经九年的功夫,完成了被他的导师评价为“迄今所见有关这一问题的最全面、最系统、最深入的研究著作之一”(耿云志:《〈少年中国学会研究〉序》)的博士论文。这部被命名为《少年中国学会研究》的书稿在2001年写成,后来几经周折,直到2006年8月才由上海三联书店正式出版,亦成为迄今为止国内书市上几乎是唯一的研究少年中国学会的专著。令人扼腕的是,当这本装帧典雅、质量上乘的新书终于瓜熟蒂落面市之时,作者却已陷入癌症晚期的昏迷之中,未能亲眼见到这部呕心沥血之作便撒手人寰。故而这部著作也就成了吴小龙学术生涯的绝响。

与其他史学专著有所不同的是,《“少中”研究》的作者不是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去审视这段历史,而是以一个亲历者的眼光和情怀,深入到错综复杂的史料之中,进行了抽丝剥茧、条分缕析的整理和研究,力求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再现这个非凡群体的耀眼光彩。从“五四”精神的催生到“少中”的发起、筹备和成立,从初时的共同理想到后期的主义之争,从学会所取得的各种成就到最终走向分裂的前因后果等等,作者都坚持“以史为据,以史带论,论从史出”的原则,既不主观臆断,亦非人云亦云,却是娓娓道来,入情入理。随着作者流畅而善于思辨的笔触,读者似乎也走进了那段被封存的历史,走近了那群“意气风发,生气勃勃”的“少中”朋友,甚至走进了他们唇枪舌战的辩论会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与他们切磋砥砺共聚一堂。一部历史论著能写得如此细腻深透,有声有色,除了精湛的专业修养之外,也少不了作者对书写对象的情感和价值认同。

作为一部史学著作,《“少中”研究》不仅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可信性,也渗透着不少作者厚积而薄发的理性思考成果,因而具有昭示来者的启迪作用。以“创造一个少年中国”为共同理想凝聚起来的“少中”精英,一开始就陷于理想与现实,走政治革命道路还是走社会改造道路的尖锐矛盾之中。他们既希望用实业、教育等“社会的活动”来影响和改造“恶浊”的社会,又希望在学术上投入更多的精力以发挥领先作用;既希望保持学会的体制,独立于腐败的政治之外,又难于推卸传统中国知识分子“安邦治国”的道义责任;既希望学会是知识精英的松散组合,又无法脱离当时盛行“主义”和“组织原则”的时代背景。他们为此而做的种种尝试,过去受到忽视。但《“少中”研究》的作者却没有这样简单化地扬此抑彼,独尊一家,而是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对“少中”每个有代表性的派别都给予了理解、同情和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在书后附文《卢作孚的思想遗产》里,以一个典型事例,集中表述了“少中”会员在探索救国道路上的深层思考和具体实践。即使对于长期被列入“反动”另册的“国家主义”派,作者也不回避、不绕弯,而是单辟一章,清楚交代了这个派别的来龙去脉。作者这些闪耀着人文精神的真知灼见,不仅抹去了堆积在先贤身上的唾液和灰尘,也给后人开启了更多以史为镜的思考空间。

“山之崖,海之湄,与我少年中国短别离;短别离,常相忆!……”,这是“少中”发起人王光祈在赴日留学时所写《去国辞》中的动人诗句。相信吴小龙的心血不会白费,“少年中国学会”的研究将会薪火相传再续新篇。

  《少年中国学会研究》,吴小龙著,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8月第一版,28.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