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农耕”与中华文明

2007-03-14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魏晓东 我有话说

在时下的语境中,一谈到“三农”,大多数人会想到“三农问题”,甚至还会想到“滞后”、“现代化障碍”等等。其缘由不外乎两点:浸淫于现代化带来的幸福生活中的人们正自觉不自觉地渐渐淡忘了现代文明的源头――农业文明,“贫困”、“落后”几个孤独的名词就成了人们对“农”的主要印象。

我亦如此,在刚

听说国风有关于“三农”新作《中国农村的历史变迁》时,充盈和盘桓在我脑际的就是“三农问题”,为此,我在拜读前做好了“苦读”的心理准备。出乎意料,整个阅读的过程是想象不到的轻松愉快,我几乎是以废寝忘食的方式读完。整个书稿给我的不仅仅是视角的冲击,更重要的则是内心的强烈震撼。作者高屋建瓴,从中国农业的起源、古代聚落的形成、国家的出现、伦理道德的逐步规范化等文化的全新视角,引经据典给我们诠释了“三农”与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内在联系。透过字里行间,我似乎看到了我们的先祖从遥远的上古时代起,为了中华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书中科学地运用现有的考古实物和文献资料,将历史与现实辩证地结合在一起,从农村、农民、农业三位一体的视角,清晰地再现了自上古时代起,我们的先祖们为了追求幸福生活所做的艰辛劳作和取得巨大成就的恢弘历史,揭示了“三农”与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渊源关系。

通常我们所看到研究中国文明史的论著,或以通史或以专门史的方式展开。而研究“三农”者大多带有明显的专题性。从农村、农民、农业三位一体的视角,把远古的“三农”和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结合在一起而进行研究的论著仍属鲜见。从这个意义上说,该书的命题就已经是一种创新。而在书中,这样的创新亦随处可见。

该书还从中西文化的交流入手,通过大量的历史事实,阐释了人类历史的持续进步,离不开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这一基本思想,使其诸多具有创新意义的观点逐步趋于系统。

“三农”从诸多方面对中西方文化的相互影响再次作了阐释。

作者由古而今、从宏观到微观、集学术性与通俗性于一体、“述”必有据、“作”而新颖、汲取前人的研究成果而又不拘泥于成说的思辨和表述方式,不仅使该书给读者以深刻的哲学启迪,同时也具备了明显的可读性。

书中采用的是分小题独立成篇的体例,每个小题之间没有紧密的逻辑联系。但这并不妨碍作者由古而今、从宏观到微观、集学术性与通俗性于一体、“述”必有据、“作”而新颖、汲取前人的研究成果而又不拘泥于成说的思辨和表述方式的一致性。应该承认,作者集学术性与通俗性于一体的表述方式是一大特点。说学术性强,是因为他在阐述每个议题的时候,都会引用代表不同时期,反映不同观点的重要史籍相互印证,极其严谨。从而能够做到对某一事件、制度、节庆的起源与演变的历史脉络交代的十分清晰。说通俗,是因为作者并不是照搬古人,而是把那些对一般读者来说比较隐晦难懂的话变成今人容易理解的生动活泼语言表达出来。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引用大量的历史资料,并非是述而不作。相反,论著中有诸多作者自己极富创新的观点。比如,在书中他提出:“我国早期农业文明大体是利用自然的结果,而非征服自然。”“生产工具虽然没有大改进,社会、文化也会发生大变革……”“可见社会转型和文化缔造,因素非常复杂,不能单纯归之于生产工具。”这些观点不仅符合历史,在当今中国也有一定现实意义。比如,作者所说的“我国早期农业文明大体是利用自然的结果,而非征服自然”。我认为,这一观点和我们今天所提倡的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是一致的。

《中国农村的历史变迁》,国风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32.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