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用大历史眼光观照中国现当代文学

2007-03-21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张晓琴 我有话说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1985年在他的历史学著作《万历十五年》自序中第一次提出“大历史”的概念,他认为“大历史”与“小历史”不同,不斤斤计较人物短时片面的贤愚得失,也不是只抓住一言一事,借题发挥,而是要勾画当时社会的整体面貌。在黄仁宇的历史研究中,他注重从小事件看大道理;从长远的社会、经济结构观察历

史的脉动;从中西的比较揭示中国历史的特殊问题。

几乎与黄仁宇同时,上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都主张打破以往对现当代文学的分界,甚至有人主张将近代文学也纳入现代文学,但在具体操作上还有许多路要走。如何做到“贯通”,如何把“贯通”体现为整体观的具体化,而不仅仅是输入一个新思维框架?众多学者都在思考这个问题。翻阅《中国现当代文学通史》,我发现全书在探究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时,不仅周详细致地梳理了20世纪中国文学而且站在宏观的角度发现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主要精神走向,把现代性和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作为重新认识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把钥匙。

书中在“现代性”的烛照下重新认识现当代文学,它把现代性作为一种向度、一种路标、一种阐释方式和价值视野,重新梳理20世纪中国文学,用发展的观念来看现代性,认为现代性贯注了现代理性精神和人文精神,是属于大众的、民主的、科学的。认为文学的现代性即现代性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感,这种审美情感和审美意识带有抗辩性、悲剧性、批判性并且充满怀疑精神。

作为第一部把我们一般所说的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纳入一个整体来叙述的通史,作者既照顾到了20世纪相沿袭近半个世纪的提法,坚持“分”的体例,同时又兼顾文学自身的流贯特性及现当代文学的亲密关系而阐释其“合”。如当代文学与30年代左翼文学、40年代解放区文学一脉相承,截然分隔开来显然不妥,本书将此线索予以系统梳理,表现出著者高超的见识与求实精神,力图还原文学史以原貌,将现当代文学纳入一个整体来写史,细致阐释了现代与当代割不断的血脉联系。

用现代性来观照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整体发展就会发现,现代性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个向度。闭关锁国三百年后,五四时代出现了一个飞跃,50年代至70年代末的封闭禁锢之后又出现了一个飞跃。我们在1900年时仍然是一个封建专制国家,我们用一个世纪来完成别人四百年间走过的道路,反复是必然的。20世纪三四十年代复杂的国家民族形势导致左翼文学一枝独秀,当和平年代到来时,这种过于意识形态化的倾向却导致文学的衰落。50至70年代文学的萎缩正是明证。80年代文学回归,理性精神、批判精神、审美意识形态重新成为文学的主流,于是文学开始走向繁荣。

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贯穿性思想主线。这是一条动态的不断发展不断延伸的主线,从不自觉到自觉,从对国民性的发现到对现代民族性格、民族精神难得的深沉思考,从较狭窄的视角走向宏阔的文化视野,伴随着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而不断深化下去。如果说“五四”之后对国民性的发现与重铸是主要着眼于国民性的改造,把“人”从封建观念的束缚下解放出来的话,20世纪文学的精神探索逐渐深入民族精神生活的困境,寻求一种共通的民族性格模式。这保持了文学独立性和距离感,使20世纪后期的文学走向成熟。

要用大历史的眼光观照中国现当代文学,就要有一个统摄全局的宏观的视点。对该书来说,这个视点就是现代性和国民灵魂的发现与重铸。中国在20世纪从一个封建国家转变成一个现代国家,中间走过了很多路。经历了太多的运动和思潮之后,中国人逐渐接受了现代性的观念。这一切都记录在我们的现当代文学史里。怎样在大量的历史细节里找到最核心的、最能体现历史变数的红线,这是编通史的关键。相比于世界文学,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但在客观认识中国文学发展史的脉络上,我们有信心去一步一步地做。《中国现当代文学通史》为我们观照文学史提供了一个视角,如何从宏观的本质的方面去看文学发展的历史轨迹,如何既看到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对生活的巨大影响,又看到文学发展在大的历史层面的互动。这才是文学发挥作用的主要表现。

《中国现当代文学通史》,雷达、赵学勇、程金城主编,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96.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