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大诗人惠特曼正向我们走来!

2007-03-21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范小玫 我有话说

迈克尔・坎宁汉姆

瓦尔特・惠特曼

几年前美国电影《时时刻刻》在我国各地放映。好莱坞影星梅丽尔・斯特里普、朱莉安娜・摩尔和妮科尔・基德曼联袂主演,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电影上映后大获成功,在美国获得了当年的金球奖,并获得多项奥斯卡提名。这部影片是根据美国作家迈克尔・坎宁汉姆(Michael Cunningham,1952-)的同名小说改编的。这位风格独特的小说家2005年又推出一部长篇小说《典型的日子》(Specimen Days),让美国大诗人瓦尔特・惠特曼走进与其自传同名的小说。小说出版后立即受到《纽约时报》等各大媒体的推荐,在英国引起了《泰晤士报》等报刊和文学界的关注。大家不约而同地惊呼:大诗人惠特曼正向我们走来!

坎宁汉姆1952年生于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市,曾获斯坦福大学的英国文学学士和爱荷华大学的美术硕士。他的小说《时时刻刻》(The Hours)1998年问世,立刻轰动了文坛,使坎宁汉姆赢得1999年度的普利策奖和美国笔会@福克纳小说奖。此外,坎宁汉姆还出版了长篇小说《末世之家》和《血与肉》。

《典型的日子》描写3个人物在不同时代的纽约市所发生的3个故事。第一个故事“在机器里”,发生在美国南北战争后工业化时期。西蒙快做新郎了,未婚妻凯特琳也怀孕了。不料,一次机器事故夺去了他年轻的生命。为了养活全家,12岁的路加斯顶替哥哥西蒙到一家工厂上班。路加斯的父亲长期在工厂劳动,身体受到很大的伤害,只能靠机器呼吸,母亲也因西蒙的意外死亡身心深受打击而精神失常,他们两人生活不能自理,全靠路加斯的照顾。路加斯爱着凯特琳。他预知凯特琳上班的工厂将发生火灾,为了阻止凯特琳去上班,不惜让机器弄伤自己的身体。凯特琳来到医院照料路加斯,因而幸运地躲过了火灾,路加斯则面临截肢或失去生命的危险。第二个故事“孩子的圣战”,发生在9・11后的当代。凯特琳是个38岁漂亮的黑人女警察,从事心理分析。她每天的工作是接听电话、分析电话内容、从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曼哈顿发生了两起人体炸弹爆炸案。案发前后,她接到过几个电话谈到爆炸的事。打电话的有可能是3个小孩,他们是谁?谁是罪犯?最后发现爆炸是一个恐怖团伙所为,团员都是小孩,幕后指使者是个老太婆。有个小男孩拿着炸弹到凯特琳的住所准备炸死她,被她劝阻了。凯特琳看到这个小孩,想起自己死去的儿子,便心生怜悯,把他当作自己的孩子并取名路加。由于厌倦了每天与偏执狂打交道的工作,同时还要面对与男友西蒙的爱情纠纷,凯特琳带着路加离开了纽约,踏上了逃亡之路。第三个故事“类似于美”,则发生在150年后的未来。这时的纽约市到处是来自纳帝尔星球的外星人,做保姆和清洁工之类的工作。凯特琳变成一名漂亮的外星人,西蒙是个生物机器人,路加则是一个叫“神圣之火”的基督教组织的成员。西蒙被警察追杀,他在凯特琳的帮助下逃出了纽约市,两人一起前往丹佛寻找参与制造他的科学家埃默里。后来他们遇到了路加。经历了种种危险,最后3人一起到了丹佛,找到了埃默里。5年前为了能够进行漫长的太空之旅,去探索遥远的星球,埃默里制造了西蒙和其他的生物机器人。由于项目非法,资金短缺,公司倒闭了,计划被迫终止。现在埃默里和他的外星人妻子招募了很多小孩继续进行太空计划。西蒙为了照顾生命垂危的凯特琳,没来得及和埃默里、路加登上飞往另一个星球的飞船。凯特琳死了,路加走了,孤独的西蒙骑马驶向大山,驶向他的未来。

表面上看来,这些穿越时空的故事似乎互不相干,作者巧妙地用1892年去世的大诗人惠特曼和他的诗将它们连在一起。在第一个故事中,不善言辞的路加斯不懂如何与人交谈,但嘴里常冒出惠特曼的诗句,每晚睡觉前必读诗人的大作《草叶集》,在百老汇大街上还几次遇到惠特曼本人。有一次路加斯在百老汇大街上寻找被凯特琳扔掉的钱,钱没有找到,却遇到了惠特曼。惠特曼和他亲切交谈,回答他关于死亡的问题,给予他人生的忠告,为他指明了方向。按照惠特曼的吩咐,路加斯最终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归宿。在第二个故事中,那些充当人体炸弹的小孩口中也常常冒出惠特曼的诗句,他们家的墙上到处贴满惠特曼的诗句。这些小孩还把抚养他们长大的老太太称为“惠特曼”。为了侦破案件,凯特琳也阅读惠特曼的《草叶集》,还去咨询惠特曼专家。在第三个故事中,埃默里在制造西蒙时把惠特曼的诗编写到电脑程序里并装进了西蒙的体内,希望他具有惠特曼那样的情感和远见。

惠特曼的超验主义思想和民主精神贯穿了整部小说。坎宁汉姆在小说中揭露和批判了工业社会对人的摧残和它的异化本质。美国工业化时期工人的悲惨命运不亚于英国小说家狄更斯在其小说中所描绘的程度。资本主义工业化既为美国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又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恐怖主义和人的异化。西蒙和凯特琳在逃往丹佛的路上,发现污染导致了很多物种的灭绝和河水的污染。许多房子都空着,人们逃离了无法生存的家园。小说还体现了作者对弱者生存状态的关注。在3个故事中,路加斯或路加都是12岁的小孩,身体残疾,相貌丑陋。在第一个故事中,小小年纪的路加斯当了童工,挑起养家的重担。在第二个故事中,路加没有父母,没有姓名,是个弃婴。在第三个故事中,路加的母亲跟一个男人跑了,让他在一个极端的宗教组织里自生自灭。

《典型的日子》在艺术上独具特色:1)虚构与事实的结合。整个故事是虚构的,惠特曼其人其作则一点不假。作者将二者巧妙地结合起来,跨越了广阔的时空,令人叹服;2)分角色叙述,由三大画面拼贴而成。坎宁汉姆将故事分给了3个主人公,从各自的角度来讲述。第一个故事是关于路加斯的故事,作者叙述了他家庭的不幸、他对惠特曼的崇拜及他对凯特琳的爱慕和所做的牺牲。第二个故事主要围绕凯特琳展开,讲述她的工作、生活和内心感受。第三个故事的主角是西蒙,作者从他的角度讲述他和外星人的遭遇及其对美的感知;3)跨体裁的运用。小说的3个故事其实就是3个独立的短篇小说,第一个故事主要是写实,但夹杂着鬼的故事,第二个故事充满推理和悬念,第三部分则是科幻故事。因此,《典型的日子》成了长短篇小说、历史小说、哥特小说、推理小说和科幻小说的大组合。这种体裁混杂的手法可以说是坎宁汉姆小说创作的一大突破。惠特曼的诗、出没的鬼魂、时髦的姐弟恋、恐怖袭击、令人炫目的高科技、外星人这些元素则构成小说的大卖点。

《典型的日子》沿用了《时时刻刻》的艺术手法,取得了新的成功。作为新崛起的美国“X一代”作家群的一个代表人物,坎宁汉姆小说的实验性和简洁优美的语言备受读者的喜爱和评论家的好评。他继承和发展了老一代后现代派作家品钦、德里罗和加迪斯等人的批判精神和小说艺术。坎宁汉姆成了美国文坛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