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图书库存亟待“减肥”

2007-03-28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李景端 我有话说

现在全国图书库存近五百亿元,平均每社将近一亿元。2005年全国图书销售码洋与库存之比为98%,就是说,出版社背的库存相当于一年的销货码洋,有些社甚至相当于两三年的。据部分出版社的毛估,现有图书库存中,在途及正常周转的约占30%,各类教辅约占20%,过时的跟风书约占20%,重复出版的约占10%,大部头套书约占10

%,陈旧破损的5%,其他5%。上述比例也许未必能概括库存全貌,但估计不少于一半已成为很难再现原有价值的“冷饭书”,这一点恐怕是可信的。

图书库存急速膨胀,已成为当前出版社不能承受之重。如此巨大的“包袱”,构成了出版社经营中诸多隐患。首先,年资金周转率仅达一次,有些一次都达不到,只好贷款,付利息,结果加大了成本。其次,为保管库存,还要投入仓储及物流费用;出版社经济上“虚胖”,掩盖了国有资产事实上的流失。还有,占用了出版社的自有资金,削弱了再生产和创新的资金支撑能力,阻碍了出版社可持续发展。

图书库存居高不下成因多多。依我浅析,存在两方面的原因:

从经营思想上看,至少有4点:(1)决策欠科学。定选题,定印数,缺乏一套严格论证的科学制度,凭感觉,听传言,零信息,一拍脑袋就做决定。(2)大量跟风书,搭便车书,赶热点书,吃现成饭书,抢蛋糕书,拾人牙慧书,人情书,有偿广告书,以及卖书号书,等等,组成了压库书的大家族。一本《老照片》好销,马上跟出了一大批这个“老”那个“老”。你有《动奶酪》,我就有“不动”、“敢动”、“动我”、“一起动”等衍生一批“奶酪书”。名人出书火了,名人妻子、丈夫、女儿等也跟着出书凑热闹。像这样做出版,不压库才怪呢!(3)贪大求全,满足于做门面,不考虑读者需要,为了获奖,不惜做大书,做豪华书,以致不少这类书只有仓库效益。(4)有些出版社为了防止盗版,采取“饱和供书”战术,企图一次性抢占市场。但由于判断不准确,结果造成压库。

再从体制上看,也有4点:(1)在承担图书销售风险上,社店关系不平等。我国现在全是实行图书赊销制,社店图书交易是零合同,全寄销,包退货,回款无约束。书店对造成图书库存不承担任何责任,以至出现一边发订单要求添货,一边却不断在退货,有时不开包、不上柜,发来新书全退回,供货方没有任何话语权。(2)书店参与出版印数决策机制的中断。80年代,出版社是根据向书店的征订数字安排生产,图书生产上游与下游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共享,使决定印数时多少融入了来自市场的因素。后来这个机制中断了,出版社确定印数全凭自身的判断,现在除少数超级畅销书以外,印前书店都不会向出版社提供市场需求信息。(3)出版社缺乏图书库存超限问责制。压库书再多,社长并不承担具体责任,促使有些虚荣心强的人,为了向上邀功,不惜高投入,做大书,做礼品书,做展览书,结果造成压库,却没有人承担责任。(4)图书报废必须经税务部门认可,有时因报废程序上的脱节,使得该淘汰的书,未能及时退出仓库。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图书库存越来越大,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中体制、机制、市场、乃至营销理念等不适应的因素,要想扭转,既非一日之功,更不是一两个单项措施能够奏效的。本文仅就图书库存如何“减肥”,提出几点设想,以供业界专家参考。

第一、建立面向市场、科学的选题决策机制。充分利用网络、直供、抽样征询等多种渠道,采集图书需求参照数据,通过民主论证,制订合理印数,切实克服选题决策的随意性。

第二、当然不能恢复过去由书店提征订单的做法,但像现在这样,把书店排除在选题决策过程之外显然也有缺陷。有必要研究一套吸收书店参与提供选题决策信息的新机制。比如,出版社印前可否通过网络向基层店告知待印书的内容提要,征询销售方的反应,并参照反馈回来的信息,作为确定印数的参考。发行折扣要有区别:书店提了要货数包销的,书店担了风险,发行折扣自然要高些,反之,就要降低。对于一时滞销书,书店不宜一退了事,应该商定先应变推销、后再退货的办法。

第三、随着印刷条件的进步,要大力推行“按需出版”、“自助出版”、实行少印勤添,样本试销、凭订单付印等新的出版模式。特别要加快数字出版的步伐,促进阅读习惯及出版流程的大转变。一旦实现了从数字编辑、高密存储、网络传输、以销定产,到异地印刷、网络营销这样系统的数字出版工程,那时,非正常的压库也许就不存在了。

第四、眼下的“减肥”措施是否可以考虑:(1)经过盘点,把梳理过的、尚有市场价值的库存书信息,通过网络发给销货店,搞一次特价征订;或者举办库存书“骡马会”,供书店和读者来淘书;(2)精选部分市场有需要、内容有价值的库存书,设法改造出新,再次投入市场;(3)选出一批适合农村中小学及农村图书室的用书,通过非盈利慈善机构(如中国光华科技基会)进行公益捐赠,既有助“减肥”,还能享受到公益捐赠的税收优待;(4)重新科学制订合理库存预警幅度,明显超限及陈旧破损的,应按制度规定适时报废。

最后,必须建立图书库存问责制。今后要把图书库存是否合理、超限,作为对出版社社长目标考核的内容,以加强出版社领导对图书库存的责任意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