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话剧百年纪念之剧作家系列

2007-04-04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罗雪村 文/画 我有话说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湖北潜江人。主要剧作有《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等。

我开始接近戏剧是在

十五、六岁。那时刚上中学,我参加了“南开新剧团”,距现在半个多世纪了。那时我们演了德国作家霍普特曼的一个戏《织工》,写工人罢工,最后失败了。这个戏给了我影响。以后还演过易卜生、莫里哀等人的戏,也常常演“南开新剧团”自己编的戏。一直到我二十几岁以前,每年都参加演戏,从未间断。这些演出活动对我有好处。使我晓得了观众喜欢看什么,不喜欢看什么,需要看什么,不需要看什么。戏剧要教育观众,但演戏、写戏的人首先要懂得观众、了解观众。戏剧缺乏感人的艺术力量,光喊口号,是不行的。要使人从作品反映的生活中悟出道理来。生活是无比的丰富,尊重生活、深入生活,就会看到许许多多真实的人,就会发现鲜明的人物性格,才能塑造出典型来。譬如周朴园,并非真的有那么一个人,但生活中确实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人。

――曹禺

1933年曹禺写完《雷雨》。1934年在由郑振铎、章靳以和巴金等人主办的《文学季刊》第一卷第三期上首次发表。次年,中国留日学生率先将《雷雨》搬上舞台。1936年5月,中国旅行剧团在上海卡尔登剧院演出《雷雨》获得巨大成功,这同时也成为中国现代话剧史上的重要一刻:中国有了独立的职业话剧团,有了专业的话剧剧场,中国的城市观众开始接受完全陌生的现代话剧。

“北平三座门大街十四号南屋,故事是从这里开始。靳以把家宝的一部稿子交给我看,那时家宝还是清华大学的一个学生。在南屋客厅旁那间用蓝纸糊壁的阴暗小屋里,我一口气读完了数百页的原稿。一幕人生的大悲剧在我面前展开,我被深深地震动了!就像从前看托尔斯泰的小说《复活》一样,剧本抓住了我的灵魂,我为它落了泪。我曾这样描述过我当时的心情:‘不错,我流过泪,但是落泪之后我感到一阵舒畅,而且我还感到一种渴望,一种力量在身内产生了,我想做一件事情,一件帮助人的事情,我想找个机会不自私地献出我的精力。《雷雨》是这样地感动过我。’然而,这却是我从靳以手里接过《雷雨》手稿时所未曾料到的。我由衷佩服家宝,他有大的才华,我马上把我的看法告诉靳以,让他分享我的喜悦。《文学季刊》破例一期全文刊载了《雷雨》,引起广大读者的注意。第二年,我旅居日本,在东京看了由中国留学生演出的《雷雨》,那时候,《雷雨》已经轰动,国内也有剧团把它搬上舞台。我连着看了三天戏,我为家宝高兴。”

――巴金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