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殷健灵:给问题少女“精神摆渡”

2007-04-04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刘绪源(本报书评人) 我有话说

殷健灵:儿童文学作家,法学学士,文学硕士。出版有诗集《盛开的心情》,散文集《纯真季节》《临界情感》《记得那年花下》,中篇小说集《青春密码》,长篇小说《玻

璃鸟》《哭泣精灵》《月亮茶馆里的童年》《纸人》《轮子上的麦小麦》及作品集《殷健灵少女物语》等。曾获“巨人”中长篇儿童文学奖、冰心图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等。

“少女妈妈”已经成为一个很严峻的社会问题。任何一个社会,从保守走向开放,从传统步入现代时,都会有一段时期的心理震荡,而波及到少男少女层面,这类问题就会显得很触目。与现实人生血肉相连的作家们,当然不会无视这样的难题。一年多前,我们读到了南妮的长篇小说《我的恐惧无法诉说》(中福会出版社);今年初,殷健灵的长篇小说《橘子鱼》又由贵州人民出版社推出。这无疑是关于这一题材的两部相当优秀的作品,在当下搞笑和柔靡相沿成习的儿童文学及青少年文学界,它们显示了特殊的、难得的重量感。

在《橘子鱼》的封面和扉页上,都标出了“直面‘少女妈妈’的问题小说”的字样。“问题小说”这一名称,现在的年轻读者已是相当陌生了。这是在八十多年前,上承“五四”新文学运动,由茅盾先生最早提出的。它与文学研究会这一作家群体所信奉的“为人生的艺术”一脉相联。此后,问题小说一直是现当代小说创作的主脉。但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之交,小说创作一度都以歌功颂德为能事,至多也就是写写一派大好的生活中的些许小问题,与农民一直保持血肉联系的作家赵树理深为农村现状所忧虑,便再次提出了“问题小说”的口号。但当时连“中间人物”都不允许写,又怎能容得“问题小说”?真正的问题小说的黄金时代,其实是上世纪的80年代,从《伤痕》《班主任》到《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分明都可划入这一范畴。再后来,文学的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家不再把创作与政治、时事、新闻绑在一起,开始强调“私人化写作”和种种形式实验,文学也呈现了它所应有的缤纷色彩,而“问题小说”似乎在我们的文坛绝迹了。

记得是80年代的中期,美学家李泽厚先生到上海开会,我们去拜访他,他信口评议了一批当下的创作,忽然很郑重地说了一段话:“文学如果脱离社会,过于自我,一味向纯艺术发展,最后的结果一定是走向衰弱。不信你们看!我对文学史作过研究,六朝文学就是教训。”(大意)当年我对他的说法还是将信将疑,但看过了90年代至今的文学发展,我不得不佩服他的远见了。而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所走的路,除了前者稍稍滞后些外,应该说是大致相似的。所以,当我看到这种“问题意识”重又开始抬头时,不能不说是惊讶而又欣喜的。

当然,已经走过的路不能也不应白走。近二十年来作家们的种种文学探索,决不会是没价值的。回过头去看过去的“问题小说”,不难发现,在国难当头,或拨乱反正之初,作家有满腔的愤怒与激情,急切而不能已于言,问题意识往往强过文学情怀,就像花盆里容不下爆长的树根,结果难免会出现“思想大于形象”的倾向;而一旦以问题意识作为文学的第一标准,又易于落入公式化概念化的窠臼。所以,上世纪30年代的“左翼小说”出现的公式化的问题,乃至60年代后产生“千人一面,千部一腔”的局面,虽有复杂的外部原因,作家们在文学性上未能全身心地投入,也还是原因之一。近20年来的文学探索,不妨看作对于过去时代这一教训的一种反拨。因此,现在再强调“问题意识”,就不应回到过去,而应有所超越。也就是,远离了种种社会问题的文学会走向衰弱;问题意识大于甚或取代了文学性,也会使文学产生异化;那么,我们有无可能让问题意识“内在于”文学的艺术整体,让它溶入于作家的文学思维,一如盐之在水呢?

殷健灵的《橘子鱼》,其实已不是原先那种“问题小说”了。其间有“问题”,这问题即作家所写的题材和故事,渗透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但作品并不只为问题的解决(或提醒世人注意)而写。这一代作家已经明白,现在的文学已不可能担当这样的重任――但难以担当并不是不要关注,即使只为着文学的自救,我们也需要真诚而深刻的问题意识――《橘子鱼》的尝试,我以为,就在于既能抓住问题,又能将注意力完全倾注于自己的人物,在作品中倾诉丰富的人生体验。殷健灵将两代同命运的少女串在一起写,通过“A面”“B面”的对称结构,写出了两位幸运少女在不同困境中获救的感人故事。形象大于思想,文学大于问题,这正是作家的可贵之处。从这个意义上说,《橘子鱼》也胜过了殷健灵先前那部已获得一定声誉的《纸人》。

是的,真正的文学不能脱离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关注,它不能只是躲在象牙塔里自梳羽毛;但它的关注点又不只是现实问题的提出或解决,它要透过现实以感悟更为旷远幽深的人性――它不能跨过(或远离)现实,而要在表现现实的同时实现文学的超越。

(《橘子鱼》,殷健灵著,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年2月第一版,12.00元)

[值班总编推荐]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值班总编推荐]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