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走进彭德怀的最后十年

2007-04-18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同怀彭 我有话说

打开《1965年后的彭德怀》一书,浓烈的悲壮正气扑面而来:作者以独特的史料和视角,记述了庐山会议之后被罢官的彭德怀,在1965年被毛泽东点名、并秘密任命为西南三线建委第三副主任之后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

。20万字的书分为两大部分,“最后的足迹”是第一部分,以占全书百分之五十的篇幅讲述彭德怀在特殊战场――三线建设中怎样顾全大局,忍辱负重;第二部分“不屈的岁月”又以全书的另一半篇幅回顾他在特殊年代――“文革”期间如何坚贞不屈。

史料独特是该书一大特点。作者充分运用自己身在攀枝花钢铁公司工作多年的有利条件,从1975年就开始采访和搜集资料,通过与当年见到过彭德怀的三线建设者的交谈、访问,取得大量第一手材料,了解到彭德怀在攀枝花钢铁基地深入基层,与群众同甘共苦的感人事迹。正如作者所说:“彭德怀以西南三线建委第三副主任的身份,到攀枝花钢铁基地考察和工作时,早已远远地离开了当时的权力和政治中心,因此他在这短暂的时间里留下的只是一些十分细小的事情,这些事情虽小,但却感人至深。这些小事是彭德怀伟大灵魂的继续,是他高尚人格的发展,是彭德怀人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视角独特是此书的第二个特点。书中所展现的彭德怀不是以往人们心目中的名帅战将,而是一个特殊的“平民”形象。他在被罢官又被重新启用后的三线建设工作中,仍然坚持实事求是,不顾自己“带罪”之身,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他在“文革”时期身陷囹圄,面对“四人帮”的迫害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为人民敢于坚持真理,宁可牺牲自己不愿连累别人。作为历史人物,彭德怀是伟人,是英雄。但是,在这本书中,我们更多看到的是他那一段特殊的“平民”生活,读者会通过这些对彭德怀的坎坷一生有新的了解,并对他的悲剧经历有更深刻的认识。

《1965年后的彭德怀》,沈国凡著,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34.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