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让阅读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2007-05-16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王余光 我有话说

编者按:

因为“世界图书日”,也因为第十七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针对国民读书率逐年下降的现实,本报联合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从4月4日起,连续6期推出以倡导阅读为主题的系列报道和文章,专题取名“书香中华”,寓意希望人们重拾阅读

的乐趣,书香遍中华。由读书报来做这件事情,尽管应当应分,但实际上也有一种尴尬在其中――很明显,坚持阅读读书报的,当然是仍然在读书的人,他们是不需要被倡而导之的――这就使专题似乎变成了关起门来自说自话,然而考虑到读者朋友分散在各自的社会生活当中,如果大家都能行动起来――比如在恰当的时候做一点小小的提醒或是劝说,也许就会有新的力量加入到“我们”当中。从这个意义上讲,本期本版所刊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余光先生的演讲稿,尽管是“书香中华”专题的结束,但“让阅读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的美好期嘱,也许会从此在更大的范围内生根发芽。

首先,阅读是人的权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新、文化产业和版权部负责人戴奥克拉奥(Milagrosdel Corral)女士针对长期以来在阅读中存在的不平等,提出“我们必须保证让世界上每个角落的每个人都有书读”。我们开展大众阅读,就是为了让所有的人都有书读。读书是一个人的权利问题,这种权利的保障,是由社会、政治、经济等条件所决定的。回顾阮冈纳赞对图书馆学五原则的论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从“读书是少数人的特权”到“读书是所有人的权利”这个过程是多么漫长。从亚里士多德开始,“雅典和斯巴达只向自由人提供教育,十分之九的人口是不享有学习的权利的……因而书是供有选择的少数人使用的”。到18世纪,“为了在最简陋的环境中使社会和平,人们安居乐业,就要求许多人除了贫困外,还要无知……因此,为了每个国家或王国的康乐和幸福,就要使劳动阶层的知识只限于他们的职业范围以内,而不可超越它。牧羊人、庄稼汉以及其他农家人,对这个世界,对与他们的劳动或工作无关的事知道得越多,对他们愉快地并心甘情愿地经受住劳动的艰苦和劳累越是不合适。阅读、书写、算术等……对那些被迫通过他们每天的劳动以换取每天的面包的穷人来说是很有害的。”一直到1913年,要在莫斯科开办一所图书馆学校时,还有沙皇议会右派的领导人提出反对意见:“政府怎能容忍图书馆的发展呢?这将会为一场革命铺下道路。”即使在中国这样一个自古以来就崇尚读书的国家,读书也要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在过去没有图书馆的情况下,穷人家的孩子,当然就没有机会读书了,阅读的权利在某种程度上就被剥夺了。

其次,阅读有助于提高民族素质。

这是一个大道理,但也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事情。中国正在面临着经济腾飞,但是经济腾飞,并不能表明中国就在世界上有很强的竞争力。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国民的素质上,提高国民素质依靠教育和继续教育,阅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阅读是人们接受教育、发展智力、获得知识信息的最根本途径,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文化品质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问题。朱永新也说过,一个民族的精神,一个民族未来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对阅读的热爱程度,因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人的气质和社会责任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这个人是不是能认真读书。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民族,其竞争力的强或弱也取决于国民的阅读状态。

读书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最优良的传统,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都是尊重书籍、尊重知识的民族,阅读是我们这个民族一个最古老的话题和传统。今天,中国正处于一个非常的转型时期,在这个时代这个传统还需发扬光大。

第三,让阅读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提倡阅读,尤其是传统经典的阅读,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也是为了一个悠久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它同时也是寻求一个完善、独立的自我与品格的最好途径。我认为阅读经典具有这样的作用:不仅对人们的系统思维和语言表达方面很有好处,还拓展了我们的生活,培养了我们的素质。一些美国学者认为,阅读经典是作为一个人进入精英阶层所应必备的,是与人沟通的条件。无论中国也好,西方也好,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要有这个民族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否则你在这个问题上就失去了发言权。

英国作家毛姆在谈到英国文学时说:“阅读应该是一种享受。……那些书,既不能帮助你获得学位,也不能指导你如何谋生,不去教你驾驶船舶的技巧,也不告诉你如何维修一辆出了故障的机车。然而,只要你们能真正享受这些书,它们将使你的生活更丰富,更充实而圆满,使你更加感到快乐。”

“在读书的时候,哲人的思想涤荡着我们的灵魂,在知识和智慧的指引下,我们更容易识别美与丑、善与恶,我们的生命也因此一次又一次向前展拓。读书,使我们的心灵变得辽阔而宽广,坚韧而顽强,也使我们获得一个温煦宁静的内心世界,以对抗外部世界的喧哗与浮躁。正因为如此,我相信:读书,在今天仍然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让阅读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家庭藏书读书的传统及其重建

我国家庭藏书与读书人比例在21世纪的前几年呈下滑趋势,根据中国出版科研所主持的“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三次追踪调查,五年来全国国民的读书率持续走低。2003年,在识字者中只有51.7%的被调查者每月至少读1本书,这一体现国民阅读概貌的读书率比1999年下降了8.7%,其中城镇居民下降了7.8%,农村居民下降了9.6%。读刊率也从1999年的57%、2001年的49.8%下滑到2003年的46.4%。只有5%左右的国民拥有“读书习惯”。调查表明,从国民的媒体接触率来看,高居前三位的仍是电视、报纸和图书,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日益深入人们的生活,带来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今后,随着其他媒体将利用各自的优势进一步分流人们的注意力,分割人们有限的闲暇时间,全国国民的读书率可能会进一步降低。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推广读书、鼓励读书,希望重建家庭藏书,让书籍走入每个家庭,让“耕读传家”的传统在新时代得以延续,并赋予更丰富的内涵。今天,耕读传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诠释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耕”就是物质建设,“读”就是精神建设。在一些西方国家,他们也仍然保持着很好的阅读传统,比如,基督教强调读书,早期教徒读书主要是指读《圣经》,阅读是教徒跟上帝沟通的一种手段,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好的阅读传统。有学者曾经对英国18世纪的家庭阅读进行过个案研究,在托马斯・特纳和佩吉・特纳夫妇家里,他们的阅读呈现出4个特点:第一,尽管这个家庭日常工作非常辛苦,但是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中,阅读仍然是每天都必不可少的;第二,他们的阅读大部分是出于宗教的规定;第三,阅读是他们社交生活的一部分;第四,他们的阅读是间歇性的,也就是不同的文本交替阅读,或者边做其他事情边阅读。据说,犹太民族的孩子稍微懂事时,母亲就会在《圣经》上滴一点蜂蜜,让自己的孩子去吻,使其从小就知道书本是甜蜜的。西方的读书传统对我们来说,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

今天在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的情况下,我们有能力重建家庭藏书。我主张应将购书经费列入家庭开支,建立家庭必备的基本藏书。家庭藏书的主要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能让家庭成员有一些必备的读物,有些人家里根本无书可看。在目前图书馆还不是十分普及的前提下,我们提倡家庭阅读,就不仅是继承传统,还具有实际的意义,正如我们前面所讲的,让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有书看,家庭藏书在目前能够作为图书馆的一个重要补充。另一方面家庭藏书可以给家庭成员营造一个阅读的环境和氛围。在此基础上,方可开展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培养有修养的母亲、提倡亲子阅读等活动。如果让一个孩子从小就养成读书习惯的话,他一生都受用无穷。巴特勒曾经指出:“人们的阅读习惯很重要,如果一个人已经养成了阅读的习惯,他就比那些没有阅读习惯的人更容易去阅读。”这就是我们建立家庭藏书、提倡家庭阅读的意义之所在。

图书馆在开展大众阅读中的作用及措施

首先,在信息时代,图书馆是一个地区或者一个社区、一个学校的信息中心,能够有力地提供阅读的保障。因为我们建立家庭藏书只是一个方面,毕竟家庭藏书是有限的,杂志、报纸往往都不具备,也没有必要,而图书馆可以提供我们一种连续阅读的保障。《第二次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有这样一个结论:“国民家庭藏书比例超过一半,但数量不多,比例下降。”说明家庭藏书的普及率还很低,将近50%的家庭没有藏书。所以在中国家庭藏书还得不到普及的情况下,图书馆在我们大众的阅读生活里面意义就被凸现出来。

其次,图书馆本身承担着很多责任,比如政府咨询、科研保障等,但同样承担着民众继续教育、民众阅读的责任,这是图书馆的一个神圣的使命。中国从图书馆建立的100多年来,图书馆的研究者、工作者以及有识之士,都一直在呼吁图书馆要成为大众阅读、民众继续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机构,图书馆要有大众意识,对大众开放,对大众开放是保证此目标的一种手段。强调公共图书馆对公众免费开放,就是因为让所有的人――不管他是什么人,都能够得到阅读的机会。公共图书馆以及各类图书馆,都有这样一个使命,当然有些研究图书馆可能不重视,但并不是说它没有这样一个责任。从世界图书馆发展的角度来讲也是如此,图书馆一直在承担这样一个使命。今天我们呼吁要加强这样的使命感,让图书馆成为大众阅读的领导者和推行者。

第三,图书馆要主动地采取一些措施来推动社会阅读,比如:推荐书目、读书报告、新书宣传、协助社区和家庭开展亲子阅读等,像东莞图书馆举办的读书节活动就很有特色。该馆在2005年新馆落成之际,开展了首界“东莞读书节”,今年已是第二届,推出了一系列与读书有关的活动,如:东莞图书馆专题动漫活动展、东莞学习论坛读书系列讲座、开通市民学习网、图书展、读书知识竞赛、“我的读书故事”征文比赛、“我喜爱的书房”设计大赛、“藏书与阅读”优秀图书推荐、推荐书目、“学习之家”评选、外来员工“读书学习,争做新东莞人”演讲比赛等。这些活动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此基础上,东莞市政府还召开专门工作会议,着力打造建设“图书馆之城”。从全国范围看,许多图书馆都已经做出很多实际工作。

此外,图书馆还要营造一种阅读的氛围。清华大学的老图书馆极有这种氛围,我到那里参观,感觉那个地方真漂亮,宽大的落地窗、古典的书柜、宁静的氛围。坐在那明净宽大的玻璃窗下,阳光柔和地洒落在书桌上,或听着雨点垂落在树叶上的声音,我们不仅感受到书的魅力,也在体悟着时空的静谧。我觉得这就是我理想中的那种环境。我曾在1995年的一篇文章《双休日谈读书》里专门谈到这种感受,“双休日,图书馆应当成为人们读书的好去处”。今天我想变换一下说法:让图书馆成为每个读书人的理想居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