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史学研究需要“感觉主义”?

2007-05-16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编者按:90年代至今,大量学术思潮涌进中国,对史学界的发展确实起到了学术规范的作用,然而,过度规范化的恶果正在史学领域凸显――在一个“人人哈马(哈贝马斯),家家福柯”的新理论漫天流行的时代,大量概念和名词充斥史学研究领域,被称为“新学术八股”的学术论文、学位论文正在批量产生,

历史的动态感不断被绞碎、粘贴,而对西方概念的生搬硬套,反倒使学界对中国历史本原状态的解释越来越弱。“学术规范”不但变成了学术制度日趋僵硬的助推因素,成为打压真正有活力之学术创新的一个最好借口,而且在某种意义上是历史学走向灵性之前途的毒药。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近日,学者杨念群在《新史学》创刊会上提出了“史学研究需要感觉主义”的主张,强调回到历史现场,强调在解读史料过程中对历史的感觉和想像力,及行文叙事的流畅、运思铺陈的别出机杼。“感觉主义”一出,史学研究界又掀波澜,赞者有之,批评者也不少。无论如何,史学界正在迎来一场研究方法的交锋。

融汇“感觉主义”史学研究文章的《新史学》(第一卷)已由中华书局出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