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清华同方将推个人“知识超市”服务

2007-05-23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记者 陈香 我有话说

本报讯 足不出户,坐在家里就可以拥有自1915年以来的8400种期刊内容,以及尚未公开出版过的博士论文、硕士论文、会议论文库和2000多部工具书?目前,这个研究者的梦想将变为现实。

记者从清华同方处获知,用了将近10年的时间对知识资源进行整合的清华同方旗下的《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网站

计划从2007年6月开始大规模地对个人用户开放,个人获得授权后,可任意在8400种期刊的2000余万篇文献、2000部工具书的800万词条、6万余篇博士论文、40万余篇硕士论文、67万篇会议论文以及1000种报纸和年鉴中进行检索、浏览和下载,同时,这个知识库每天都会以日新出版上万篇文献的速度更新和扩充。此前,知网一般只向高校和公共图书馆出售数字出版资源。

据清华同方知网网络经营事业部经理李小红介绍,从1996年开始,他们就在做知识内容整合的工作,按照知识体系及其内在联系,将分散无序的各类文献资源整合在一起。十年的辛苦后,知网才有了今天拥有5000多万篇文献的规模,大致包括期刊杂志、博士论文、硕士论文、会议论文、报纸、年鉴和工具书七大类。仅就期刊而言,目前知网已经拥有了8400种,除了一些图片类、卡通类的期刊没有收录外,其他的期刊几乎都在其中了。

一直以来,高校和各研究所的博士论文和硕士论文很大一部分都没有公开出版,读者很难获取。现在,知网已经收录了6万多篇博士论文,300多个博士授予单位的论文都有收录,其中当年的博士论文收录率达90%(保密除外);硕士论文经过精选后,收录了40万余篇,而且,这些博士论文和硕士论文均得到了权利人的合法授权。同时,知网与1200多家学会、协会、联合会以及各类学术机构签订了合同,这些机构将每年举办的会议的论文集授权知网出版,目前整合的论文达到了67万篇,使得大量高质量的会议论文能够在更大的范围传播、交流。

李小红介绍说,清华同方知网已经解决版权的工具书如字典、辞典、百科全书、医学图谱等多达2000部,已经上线的工具书达1100部,其中90%为独家授权。

很多人都很好奇,清华同方是如何做到让这么多单位“独家授权”的?李小红告诉记者:“其实很多出版者和著作权人倾向于独家授权的。独家授权,是为了更好的保护数字版权,如果一旦数字版权流失,要求我们承担责任。而且我们是专业的互联网出版商,出版者和著作权人对我们的技术十分认同。”

清华同方“中国知网”除首创智能化“知识搜索引擎”外,还将着力点放在了对内容的价值判断和版权的洽谈上。“现在,知网里专门谈版权合作的就有近100人,内容分类编辑和数据处理人员近1000人。”期刊社、学会、协会、出版者及著作权人将期刊内容和会议论文的网络出版权授予他们,他们按规定支付版税,“我们的版税是按销售额支付的,即使没有利润,也不影响版税的支付”,著作权人和出版人是不承担任何风险的,累计到现在,清华同方知网向期刊支付的版税已达7000多万。

个人用户如何使用知网呢?李小红告诉记者,使用者进入www.cnki.net(中国知网)后,网站有一系列的数据库,如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等,使用者可点击进入自己需要的数据库,根据需要键入关键词,就可以检索和查找自己需要的东西,如果进行全文浏览和下载服务就需要扣取费用。

据悉,知网的服务收费将包括两种形式,一是按流量收费,下载一页需要支付0.25―0.50元的费用;二是推出年卡,一年支付一定的费用,用户可在某一台绑定的电脑上不受限制的浏览和下载,目前,这项服务正在设计之中。据记者了解,收费额度可能是300至500元。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黄兴涛教授将这项服务称为“学术界的福音”。他现在做的一项研究中,必须一卷一卷地翻阅1920~1930年的《小说月报》,每天去图书馆查阅资料花费大量的时间,同时,他需要对杂志中的部分词汇做一个统计,显然,人工统计将是一个无比烦琐的工程,有了网络的查阅和检索将大大加快自己研究工作的进度。但是,他对购买这项服务的惟一的担心是:“不知道资料的全息信息能否获取?比如,期刊中的插图可有收录?有些字,比如‘她’,在民国期刊当中有很多中写法,是否都已经收录进去了?”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袁义达认为,知网的服务很有可能给自己的工作提供一个快捷有效的门路――“研究工作的方向、方法有时是偶然得之,在一个知识库里,很有可能发现意外收获,从别人的只言片语中获得启发,打开自己另外一扇研究的大门。”

《文艺理论与批评》杂志社社长吴祚来将中国知网比做“经典资源库”,将人们惯常使用的“谷歌”和“百度”比做泛网络资源,他认为,两者的区别是,后者不一定规范,无法引用,无法研究。但是,知网除了研究用途,还可用于其他方面,比如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