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大汉赌徒与兰台挽歌

2007-06-06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王京儿 我有话说

兰台是汉代中央档案、典籍库,也是当时名儒著述的地方,东汉明帝时,班固被任命为兰台令史,受诏撰史,这一诏命改变了班固和那部后来被称为《汉书》的典籍的命运。在这个石室建筑中,兰台令史除在殿中受公卿奏事外,

只负责典校秘书或从事撰述,后来,刘复、傅毅、贾逵、孔僖这些著名的学者都曾任兰台令史。

由于汉代重视对档案典籍的收集,兰台的典藏十分丰富。可以想象,相当长的一个时期,班固的写作都是不受打扰的。最初他有完成父业的志向,让我们看到的是一种非同寻常的才气,而兰台,恰恰给予了班固―――这位注定要在史书传记中光芒耀眼的作者――一种底气,是那样的从容、专注、安静,所以,他的史传文字,才会如此典雅流转,从容不迫。而这样的底气,注定是我们这个时代匮乏的。又有多少文艺作品,可以像白先勇先生策划的“青春版”《牡丹亭》那样华丽登场,从容谢幕呢?这个意义上,当代的作者显然要比班固面临的状况复杂。

还记得三年前,史杰鹏的汉代历史小说《亭长小武》出版,小说问世之后,网上网下,一片热闹,四方报道,几家连载,接着一年后是续集《婴齐传》,近日他又出版了汉代历史小说《赌徒陈汤》。短短三年即有这样的收获,杰鹏在历史小说的创作道路上可谓顺利,然而,正如《亭长小武》卷首诗云:“书斋冷处剧无聊,拙笔相将绘汉朝。循吏不书书酷吏,为寻戾气振寒宵,”谁能想象,这样一个熟悉汉律,沉迷竹简的青年学者,曾经也有单位调整住房并且收回办公室后无处藏身的狼狈,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他一直没有自己的独立住房,只能与别人合住;由于治学投入,他长年坐着一张摇摇欲坠的椅子,无暇更换。在“居大不易”的京城谋生,每个“北漂”想来都有自己的苦处。而杰鹏,因为生活的压力和世俗的奔波,也不得不运用那些零星的历史情节,去编织自己的叙事体系。

杰鹏并非学历史出身,他一开始只是因《汉书》的文学性而非常喜爱诵读,不过一个天生的小说作者和普通的历史读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会以一种孩童般的好奇去想象,然后善于从史书的边角旮旯里挖掘出生动的历史细节。你可以说,他是《汉书》的知音。然而他的才情并不局限于《汉书》的文字,当班固按捺住贲张的热血,在竹帛如林的兰台以沉稳内敛的文字陈述历史是什么的时候,杰鹏则在北京西城一张小小的书桌上,以自己对人性的理解对心灵的观照,诚实地讲述他认为历史为什么会这样,而不是那样。对一个写历史小说的作者而言,写作并不是对历史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小说有时要冒犯作者已经具备的历史知识,有时要冒犯在网络上与作者联系密切的读者,有时甚至要冒犯作者心中已然明确的写作秩序。杰鹏甘于寂寞地苦读古籍,以及一天长达10小时的伏案写作,是今天《赌徒陈汤》引人入胜的注脚。

这本《赌徒陈汤》是史杰鹏四部汉代系列小说中的第三部,写的同样是从市井闾巷中发家的小人物,但这次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杰鹏初次尝试将真实历史人物作为小说主角,就选择了陈汤,可谓眼光独到。因为陈汤,在朝廷中屡次引发大臣的争论,对他的评价莫衷一是,人们恐怕很难理解这个出身低微却建立奇功的人,这个饱读诗书却离经叛道的人,这个深明大义却贪财好货的人。杰鹏并没有让陈汤自己在小说中过多辩白,当然作者有这个权利,小说还是冷静的,作者让深爱陈汤并了解其才能的富家女子乐萦,体味陈汤这个平民子弟在朝廷发迹的辛酸历程;作者又让仗义疏财热衷斗鸡的布衣男子万章,见证陈汤求官心切却屡遭挫折的矛盾心迹;作者更是让威震西域的郅支单于,衬托出陈汤勇敢机智敢做敢当的男儿本色。所以,尽管小说中的陈汤以告密和牺牲母亲的性命来求得前程,当父亲去世时却留恋官场不归家奔丧,我们还是能够渐渐理解,为什么富平侯张勃如此信任陈汤的才能,为什么当道德正统认为陈汤品节有亏的时候,陈汤依然坚持留名青史的追求。试问,又有多少男儿在陈汤扬威大漠的功绩面前能不热血沸腾呢?陈汤当年所说的名言“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力量已经穿越了两千年的时空,穿越了狭隘的民族局限,在软弱的人性面前凭借坚定的意志,完成自我的洗礼。

甚至当班固在燕然山击退匈奴大军,写作那篇刻石勒功的文章时,心中激荡的未尝不是陈汤在西域矫诏杀敌的豪情。然而小说终归别乎大言言之,《赌徒陈汤》把握的恰好是陈汤孤注一掷放胆一搏的几个历史瞬间,抓住的正是陈汤那赌徒般的眼神和意志,于是以日用饮食往来酬酢之细故,以一方一隅男女琐碎之私情,在一段遥远的历史记忆中,鲜活地唤出一个名叫陈汤的男子,在他向读者缓缓走来的时候,我们看到那个朝代钩心斗角的往事如芙蓉开落,那片西域无穷无尽的战争如霹雳惊心,那些男男女女缠绵悱恻的爱情如昙花一现。这也许不符合我们对英雄的期待,小说中的陈汤不再被夸饰为完美的民族英雄,他不高尚,但也不卑劣,他只是一个普通人,于是读者相信,即使一个普通的人,在生活的机遇和挑战中,也能释放出人性的光芒。而这恰好是真实的人性,真实的人生。))

在市场经济时代,作者不保持创作,就会面临被人遗忘的危险。而一般的小说读者,宁愿去追捧那些拗口而泛滥的快餐小说,也不肯静下心来读一读沉积着历史和人性的严肃作品。我期待如诗人北岛2006年6月在香港中文大学朗诵会上感叹的那样:“很多人已经不再读书了,更不要说诗歌,但是,人们总有一天会厌倦这样的物质时代。”

那个时候,相信许多像史杰鹏那样满腹才华而又饱受生活磨练的作者会游刃有余,心无旁骛了,无须兰台那样的幽深宁静,也自有临窗挥洒的惬意。

  《赌徒陈汤》,史杰鹏著,东方出版社2007年5月第一版,28.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