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高考”超重的体制外因素

2007-06-13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武洁 我有话说

从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以来,高考不断升温,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高考那几天,说是“全民高考”一点也不为过。这从最近全国各地针对高考制定的各项措施可以看出:对考点附近进行交通整治,封闭考场周围道路,全城禁噪。其中,北京民警将进考场协查作弊,着制服在校园里巡视;山西要求省直各单位在高考期间除紧

急公务外,其他公车一律停用,领导干部上下班要带头乘公交或以步代车;成都要求飞机起飞后拐弯,尽量避开成都中心城区上空飞行,等等。(6月7日中新网)

高考30年,不管这一制度存在着怎样的弊病,它终究还是改变了无数中国人的命运,并进而改写了并还在继续改写着中国的历史。从这个角度来看,30年前恢复高考制度,无论从当时的勇气和魄力,还是从如今的成效和收获来看,都是一件居功至伟的事业。

不过,30年前的恢复高考较之此前以“家庭背景”或“是否红专”来作为大学入学资格的评判准则,当然是一种巨大的进步。但是,当“高考制度”从出生时的牛犊经过30年的发展壮大之后,不仅从边缘回归了舞台的中心,甚至迅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高考早已不仅仅是考生的高考,考场门口热切期盼的家长;考场附近封闭的道路;全城为之禁噪;飞机为之改道,都不过是高考大浪打出的外围涟漪罢了。至于高考的核心地带,更是上演着各类全新的故事,高考之前出现了求佛助考的景观,为了迎高考,甚至催生出高考保姆这样的新职位来,更有家长为了让孩子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居然连女孩子的自然经期也要为高考让路,吃避孕药调经居然成了不少女学生的一道考前作业。不难看出,对于高考的过度关注已经使得高考远远超出了选拔人才这一本意,并愈发成为社会难以承受之重。

然而,高考如此之重,难道能全部归咎于高考机制本身吗?或许并不尽然。事实上,多年以前,在高考录取率远低于当前的时候,高考所受到的关注并未如此过度,可见,之所以形成如今的局面,也绝非一日之功,而是30年高考效应累积的结果。而这一效应的累积,除了机制以外,社会心态,文化背景恐怕也占有不小的权重吧。毕竟,在儒家思想的意识形态中,“唯有读书高”至今仍然在社会上占据着统治地位,而上大学,当然是通往“读书高”的几乎唯一路径。于是,通往大学之路的竞争延伸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各个角落,也就顺理成章了,这也可以解释,为何高考机制与我国不同,但是文化背景类似的日韩同样存在着高考“热”的原因。

从这个角度来看,要让高考所遭遇的“高烧”尽快降温,除了高考体制上的固有问题之外,社会文化意识上的渐进改变同样不可或缺,而这样的改变当然难以一蹴而就,而必然是与社会发展的进程相适应。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