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话说“新《三字经》”

2007-06-13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江平 我有话说

《三字经》,中国古来有之,祖辈父辈均受其启蒙。到我少年时,赶上“文革”尾巴,《三字经》作为儒家“糟粕”,自然当作反面教材,供各界“批判”用。成年后,我时有感慨:老祖宗实在智慧,编撰《三字经》,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如今许多教科书恐皆望尘莫及。

忽一日,在CCTV-6电影频道办公楼遇柳城先生。

平时他无论何时何地,总是谈笑风生,那日他却诡秘地将我拽到其小屋,从案头取出一纸。我见上面标题赫然:《电视电影三字经》。柳城一笑:闲来无事,手中作痒,因近年来在频道充当所谓“顾问”,一来二去多有感触,数日难眠,匆成此文,也斗胆称其“三字经”。

是夜,我“秉烛苦读”,一口气念完。区区数百字,字字有感而发,或说理,或论艺,或诠释,或分析。涉笔成趣,寓意深远;择词精炼,才思斐然。

翌日,柳城来电问我读后感,我建议他修改后成册出版,请二、三、四、五共四代电影人之佼佼者作序。柳城是电影学院科班演员出身,后当兵做工,涉猎广泛,写影评编剧本,退休后在电影频道作“幕僚”,给电视电影出谋划策。有以上资历和人脉,请几位智者作序又有何难?果然,数月后四位著名影人为柳城《电视电影三字经》撰文,上个世纪30年代就在重庆从影的黄宗江写道:“翻阅《三字经》,真可谓道尽电视电影创作和摄制之秘笈,文字生动却又不陷窠臼,浅显易读却又回味无穷,新意盎然却又旁引曲喻”;50年代开始驰骋影坛的谢铁骊称《三字经》“用字的简洁精美且表达之准确,作句的独特大胆又论理之深刻以及情感之缠绵、文笔之遒劲,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70年代末在影坛崛起的吴贻弓老师更是赞《三字经》“独辟蹊径,矢志开先,潜心立说,终成大作。其拳拳,着实令人肃然起敬”;而誉满全球的张艺谋导演则实话实说:“让我惊讶的是他(柳城)用这么少的文字写了一部大书,用那么简洁的语言讲了一篇大道理,叫初学者去入门,叫过来人去体会,叫干活的人去使唤,叫没干活和干完活的去琢磨,甚至叫老一点的人去回忆……”

四位由《三字经》引起联想,尽抒电视电影创作之己见,简明的文字下蕴涵着深刻理念和独到见解。我亦曾习编剧,深知“曰剧作,戏之本,良与莠,定乾坤”之意。如闭门造车,不去实践,何来震撼人心力作?这便是柳城所述“遂创作,靠生活”。柳城指出“表达够,要渗透”,“人忌杂,话忌多”,一语中的。舞文弄墨者,读罢此文,必有收益。我亦曾做导演,有“戏入心,情才真,食无味,夜难寐”之经历,也懂得“十分力,一成戏;九分力,前功弃”之道理。但柳城概括为“一求实、二求真、三求美、四求新、最难求、寓之乐”,更为精辟。我亦曾当制片人。“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投资商催命,我便逼命,全组遂拼命。柳城云:“抢进度,必削履;压周期,必伤体;人赶戏,才思闭;戏催人,出戏魂”,此言极是。说白了,观众不可骗,当制片人,均应引以为戒。我是电影人,每日与电影厮守。读《三字经》,方解其中情愫:“唯赤爱,唯忠诚,靠投入,靠激情。轻荣辱,耐枯荣,漫漫路,踽踽行。”电视电影唯痴心不改者才能“修养够,为大成”,才能奉献出无愧于我们时代的力作。

柳城系剧作者、评论家,后又从政,可谓长期植根于群众之中,有源头活水,自难干涸。《电视电影三字经》是柳城的厚积薄发之作,以兴、以观、以群、以怨;阐述于三字经文,寄意于屏幕内外。

《电影电视三字经》,柳城著,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