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助后学之人得窥科研堂奥

2007-06-13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范春萍 我有话说

曾经年轻的人们,多半有过成为一名科学家的梦想,或至少崇拜、羡慕过科学家的职业,但却不是每个人,甚至是已经跨进科学门槛、已经在从事科学工作的每个人,都能拥有成为科学家的机缘。伟大的牛顿说过:“如果说我比

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实现科学家梦想,离不开汲取前人和旁人的经验。但是,又有多少人有这样的机缘呢?

笔者记得自己在大学读物理系的时候就是懵懵懂懂、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地学了四年,临近毕业,听过系主任的一次学术报告后始觉茅塞顿开,但已是告别校园之际。毕业至今20多年,通过一些知识的吸收和不断的思索,自以为对物理的理解和热爱次第加深,但却永远地失去了从事与物理相关的职业的机缘。

由此,当有缘读到北京理工大学首席科学家、电子光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立伟先生倾心著就的《科学研究的途径――一个指导教师的札记》(下简称《途径》)时,立即意识到这将是一副能托起年轻科研人,帮他们进入科学殿堂的巨人之肩。

对方法的掌握和使用是科学工作的必经之路,然而方法却不等同于方法论。有人做了一辈子科研,用了一辈子方法,却从不知方法论为何物。这也是科学家之所以为科学家而与一般科学工作者的区别。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思维,也融合了科研工作者的科学观和世界观。周立伟院士对方法论思有所得、习有所获,但他却把书中所讲的头两部分内容谦逊地名为“方法谈”:“科学研究方法谈”、“学习方法谈”。

在“科学研究方法谈”首篇“治学三境界与科学创造四阶段”中,先生给出的是自己对科学及其研究过程的最根本看法,是他的科学观。先生倡导通过方法论的摸索和研习提升科研素质,主张“理论思维是科学家不可或缺的品质”。在几十年的实践中,他不仅孜孜于科学技术问题的研究,而且拳拳于哲学和方法论的修习,对诸多方法均有洞见。先生对爱因斯坦和波普尔的推崇,也是基于自身实践的积累和理论思维的判断。在“我所走过的科学之路”一文中,先生借回顾自己的学术之路而向青年学人讲解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巧,讲解心路和理路。笔者认为此文会对处在科研生涯起步处的学子们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书中“学习方法谈”之首篇“博学笃志,追求卓越――献给研究生的12条忠告和建议”尤其宝贵。此篇是先生自己求学之路及数十年带研究生的经验的总结,是在多次为各科各类硕士、博士研究生做此类报告的讲稿基础上修润而成的精华。

《途径》中有关为人为学的部分,不是说教,而是献身说法,是从科学发展的大趋势到个人科研实践的切身体会,令人感同身受。

先生认为在“做学问中学做人,做人中学做学问”,“成为从精神结构到科学素质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是“时代的要求”。“科学和技术需要个人的聪明才智,更需要群体的力量。科研活动的方式由‘个人’向‘群体’的转变,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迫切地对科技工作者的品格、道德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合作中的竞争,群体中的互助,以及科学本身固有的求真求实的内在要求,都呼唤对学术规范、学术道德的尊重,呼唤科研工作者良好的科研品格和素质。先生在治学为人部分特别强调研究生指导教师的作用,强调教师为人为学品格和素质对学生的影响,强调人品对科学研究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分析了学术欺诈和学术不端行为对科学研究及科学研究者自身的伤害,强调端正学风、反对和防止学术不端行为的重要性。

关于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及对指导教师的评价,先生说:“最好的指导教师大概是能把学生的激情和潜力挖掘出来的人。”这是一个平实的主张,但确属真知灼见。

《途径》第四部分内容最少,但却是最具操作性的部分。本部分包括四篇文章:“漫谈科技学术论文的写作”;“怎样宣读科技学术论文”;“研究生开题报告谈”;“怎样申请科学基金”。这可以说是先生一生科研教学经验的集中总结,是先生最想手把手地传授给青年学人的科研操作之道。这四篇文章所涉及的也正是青年学子们常常感觉到困惑的问题。不只是青年学子,即便是有一定研究阅历、自己也已身为人师的人们有时也处理不好这些问题。不是吗?有许多老师,甚至教授们不是也都每年为申请科研基金发愁吗?先生用心血和实践凝成的经验正合所需。

这本书凝聚着先生的心血和希望,是先生对后学的谆谆教诲。希望它能成为后学之人得窥科研堂奥的一个门径,成为科研后生在科研之路上拾级而上、继续进步的阶梯。

《科学研究的途径――一个指导教师的札记》,周立伟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25.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