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江南女子尽封王”

2007-06-20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叶文玲 我有话说

 山川之美,古来共读。在宁海观赏“十里红妆”婚庆风情大巡游时,只见开道的一杆大旗挑着火辣辣的一行字:江南女子尽封王。

这一豪气冲斗牛的旗标,教我耳目一亮!这句话,可称得是“十里红妆”的宣言书,既是夸耀,也是祝福。在那个时代,在那种日月,江南女子有这样一份展示豪情的宣言,可以说非同

寻常。

托福于山熏水陶,得法于耳濡目染,江南女子端的是非同寻常。从古到今,无论是才艺,无论是心裁,都可谓灵秀独具。我在这里想起并引用了这句话,是因为想起了一位叫做秀文的女子,是因为刚刚得阅了她将要结集的一本心裁别出灵慧独具的作品。

这个叫做秀文的女子,是我在担任省公安厅特聘交通监督员时结识的:一颗警徽头上戴,一身制服尽风采。一般女子着了这身和戎装无二的警服,如是婀娜身材便添许多英气,如是刚健模样更会不让须眉。作为山东好汉革命干部的后代,作为早早就跻身“男儿列”的秀文,其人其行最像她的名字:举止矫捷透着文气,貌相雅秀更显聪敏。原以为秀文这样祖籍虽非江南却打落生起便熏染了江南灵异的英气女子,在“正业”之外,亲近文艺,有一份爱美识美的心田,有一份读书习作的雅好,便很可以引以为小友班辈中的知己了。但就像眼前突然绽开一朵新花,秀文以倏地亮出的这本作品集,教我刮目相看。

鉴于书中内容,我以一个模糊的名词:“作品集”,笼统称道秀文这本将出炉的新作,因为它实在与我以往所见的许多青年作者的作品不太一样:首先,它内容不单一,在形式上也活泼而随意,集子中不仅有文,而且有艺,既有小诗、散文,更有许多教我大为惊奇的剪纸和篆刻作品。那些剪纸,活泼灵动,画面有浓郁的风俗味;尤其是那些“闲章”式的篆刻,构思独到,品位不俗。那种有浓重的陕北民间刻纸窗花风味的刀法,更是我前所未见。这些篆刻,线条有刚有柔,结构变化多端。虽非行内人,我仍想对着这些教我耳目一亮、大大感佩了一把的作品夸上一句:好一个温文秀雅的秀文,好一本别开生面的作品!

与秀文至今还不曾过往从密,尚不知她习艺过程是否拜过名师甚或完全是自学的结果,也不谙她除工作以外的个人生活,不知道她在繁忙的警务工作中,怎样巧妙地为自己的生物钟上着发条。我只是凭一种直觉感受着她的勤奋,感受着她从文从艺的灵气,体味着她所咏、所写、所刻、所剪的这些作品带给我的欢愉;有滋有味地品享着这些透着灿烂阳光、透着扑面而来的自然气息的作品带给我的那种质朴而诚实的快乐。在起凤腾蛟的文林学海中,秀文当然还是名不见传的年轻人,但我赞赏的是,在她的以诗书为线以剪刻为钓的这些作品中,不见矫揉造作的卖弄,只有直抒胸臆的坦诚,在这些作品中,阳光在字里行间跳跃,露珠在花叶草尖闪亮,这些作品,虽然并非老到成熟甚至还有些许稚拙,可在得阅时,你会如坐清风如对朗月,更像面对孩子纯真的笑靥,全身心都会有一种与流水相亲与春花对视的快感。

生活中有这样赏心悦目的时刻,有这样由一本年轻人的作品集带来的无限快意,这就足够了。

为此,我赞赏秀文,深谢她的创作引起种种轻松而美好的联想;为此我祝福秀文,由衷相信秀文日后必定提高和长进,因为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身居“松风水月皆诗意”的杭州,有“云影秋声作画屏”的环境,加上勤奋,加上敏悟,那么,秀文所挚诚向往的、就如我在开头提到的那杆“尽封王”的艺术大旗,必将焕新焕采,在她头上猎猎飘扬!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