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和平进军再回首

2007-06-27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张明新(中国新闻社记者) 我有话说

1997年6月30日,深圳少儿在皇岗口岸欢送驻港部队先头部队。张明新/摄

1997年7月1日,在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性时刻,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遵照中央军

委的命令,进驻香港负责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防务。我有幸作为148个随军记者之一,参加了这场和平的进军,见证了这一过程。

1996年1月28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公告: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组建完成。1996年12月30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驻军法》,为驻香港部队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进行各项活动规定了法律准则。我们驻港的中央媒体记者在这期间曾访问过位于深圳同乐的驻港部队营地,这是驻港部队首次向媒体开放,我们写了消息和见闻,把这支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形象展现给香港同胞。

驻香港部队在进驻之前,曾派出3批近200名先遣人员。第一次派遣的时间是1997年4月21日,人员40名。我与香港同行们曾在港方的落马洲口岸一侧苦候了两个多小时,迎接了第一批先遣人员。我1994年6月就抵达香港工作,参加了中英联合联络小组的多次会议,深知这批中国军人来之不易(1945年抗战胜利后曾有一批中国军人短暂入港后又撤出),更知道中英双方围绕解放军驻港以及先遣人员入港谈判的艰辛,在发了消息、通讯后,还写了综述《庄严的使命必要的安排――解放军先遣人员提前进港始末》,被16家港澳、海外报纸刊载。当时,港人对解放军陌生而又好奇,先遣人员入港后上街购物都有记者尾随,他们乘车是否排队,是否随地吐痰,都被“盯梢”。

6月下旬,我们长期为之付出的七一回归就在眼前,领导认为我几次报道过驻港部队,经验多些,于是分派我的任务便是参加驻港部队进驻的报道。虽然没有获得到会展中心现场报道回归庆典的机会,但能够见证中国军队正式进港,也是一生的荣幸了。于是,我和摄影记者贾国荣开始忙着做准备。分社为老贾配了第一代的数码相机,还为我俩配了手机、数据线、笔记本,准备首次采用移动通讯的方式发稿。虽然如今用手机或移动网卡加笔记本的方式发稿十分普遍,但当时手机主要还是用作话音通讯,短信功能都不大有人使用,更别说用来传数据发图文稿。找到香港电讯负责移动通讯的CSL公司和爱立信公司,调试半天也没有搞定,最终还是我社的技术人员小储将那台风靡一时的直板爱立信388手机与笔记本调通了。于是我们带着全套行头奔往深圳集中。

我们到达深圳东门附近的新园酒店时,那里已经汇聚了各路英豪,有北京来的,有广州军区来的,有中央驻港媒体的,有军队的,有地方的。一共148名新闻人,总政宣传部的同志对我们进行了两天培训,并准备了统一着装――黄蓝交错的李宁牌运动服。

6月30日10时整,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进驻香港欢送大会在同乐营区隆重举行。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总参谋长傅全有以及广州军区领导、广东省领导等出席了大会。阅兵场内,身着97式夏常服的驻香港陆海空三军部队官兵组成受阅方队,在太阳的映照下,仿佛是一道钢铁长城。刘华清上将在广州军区司令员陶伯钧中将、驻香港部队司令员刘镇武少将的陪同下,检阅了三军仪仗队。我们在现场通过手机和笔记本传输了稿件。

同一天,驻香港部队其他部队所在地的广州、汕头、东莞、惠州等地,也举行了隆重的慰问和欢送仪式。

6月30日10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江泽民发布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进驻香港!

按照中英联合联络小组协议,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由509人组成的先头部队于6月30日晚上9时整进驻香港。先头部队此行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中国人民解放军能够自7月1日0时起,在香港履行防务责任。

深圳市举行了3万多人参加的隆重的欢送仪式。广州军区司令员陶伯钧等,在皇岗口岸欢送先头部队过关。先头部队由驻香港部队政委熊自仁和副司令员陈知庶、政治部队主任贺贤书率领,分乘39辆小车、交通车和大卡车以及其他车辆,分4个梯队,进入香港,我们见证了这一时刻。欢送完先头部队,立即赶回酒店发稿。寄存了行李后,就随部队赶往集合地。

与此同时,香港一侧,当晚11时30分,先头部队准时进驻完毕。在香港添马舰的英军总部威尔斯亲王大厦,晚11时58分起,中英双方卫队举行防务交接仪式,7月1日零时,香港14个军营同时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由此,标志着驻香港部队已全部正式接管香港的防务。

7月1日凌晨1点开始,深圳一侧,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陆海空三军主力部队依次离营,从不同方向,向过关的指定待命地域进发。我们被安排在深圳福田中心区的一片空地上(现在市民广场的位置)集合,周边都是军车,有家属给军官送行。凌晨5时45分,驻香港部队从陆路过关的部队准时在沙头角、文锦渡、皇岗口岸一侧集结完毕。我和其他记者一同登上了一辆衡山牌军用客车,我坐在最后一排,身旁就是战士们,等着过关。

兵车从集结地到口岸途经的一路上都是歌如潮、花似海。临出发时下起了大雨,深圳人民站在雨中敲锣打鼓舞狮隆重地欢送驻港部队,我身旁的一位战士喃喃自语:“老百姓太好了!”

北京时间6点整,随着指挥员“开进”的命令,进入待命集结地域、海域、空域的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陆海空三军部队,东起沙头角,经文锦渡、皇岗口岸,西至蛇口妈湾,在长达几公里的弧形国土和海域、空域上,陆续向香港迈进(航空兵6架直升机因天气原因8点多才飞抵香港石岗军用机场)。

这是主权象征的进军,这是和平的进军。此时此刻,邓小平掷地有声的话语仿佛在回响:“香港是要驻军的,既然是中国的领土,为什么不能驻军?中国有权在香港驻军。我说,除了在香港驻军外,中国还有什么能够体现对香港行使主权呢?”

文锦渡是驻香港部队进驻香港的主方向,首先从陆路文锦渡方向迈进历史性第一步的是步兵旅英雄的“大渡河连”。随着军乐队高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早已等候在关前的官兵,迅速启动军车,威武、整齐地成一纵队而过。步兵方队是第一梯队,我国制造、适合香港区情的右舵东风牌大卡车上,都由一名军官带队,乘坐一个排的兵力。官兵身穿97式一号夏常服,全副武装,一手握枪,一手扶着车栏,分别面各前方、右方、左方三个方向。鲜艳的“大渡河连”战旗,在车头迎风招展。第二、第三梯队是驻香港部队机关。车队时有指挥车、运兵车、通讯车、警卫车。第四梯队是装甲方队,有21辆装甲车、9辆汽车,共229名官兵,势不可挡地向前开进,我社摄影记者老贾随之行动,留下了珍贵的镜头。

我在等待过关统一办理入境手续的时候,立即用手机与后方联系。由于大雨和过关时漫游信号不好,没有能通过电脑实时传回数据,但由于事先向编辑部传了草拟稿,对照现场情况后在电话中请后方编辑适当修改后,在过关的霎那,迅速发出了驻港部队主力进入香港的快讯。

在进入香港的各个方向,部队都受到了香港同胞的热烈欢迎。市民搭起了彩门,撑伞站立在雨中,手持国旗、彩旗、鲜花夹道欢迎。当主力队伍沿着二号公路行进到上水、粉岭路段时,上万名同胞,公路两侧欢声雷动。十几台花车缓缓与军车同行,一条长巨龙,在公路一侧飞跃欢腾。有的群众给战士们送水送食物,新界北区庆回归委员会并向驻香港部队赠送了写有“威武文明之师”的牌匾和锦旗。我把这些情景一一记录下来。

7月1日早上6时40分左右,我们随部队进入了威尔斯亲王大厦,六个多小时前中英卫队在这里进行了防务交接仪式,如今已经成了解放军驻港部队的总部,我克服一夜没睡的疲劳,迅速整理了部队进港的详讯,并请总政的领导帮忙核稿后,就向官兵们告辞,返回分社发稿。

走出总部大楼,雨过天晴。经过激动人心的一夜,香港暂时平静下来。伟大的回归,伟大的和平进军,我为见证这光辉的历史而自豪!至今我仍珍藏着驻港部队颁发的随军记者证书,很幸运,它的编号与我大学的学号一样,也是“55”。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