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个赏心悦目的“大花园”

2007-06-27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王丽 我有话说

去年年初,我便知道刘硕良先生在策划“世界文学大花园”丛书这个选题。当时心里暗想:“这个题目能编出什么新意来吗?”及至最近拿到这套书后,却有眼睛一亮的感觉。

首先,“不一般”的是它的体例。在我们

印象中,文学史往往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如果不是大学中文系的学生或专门从事文学研究的人,一般是不大会去读文学史的。但作为文学爱好者,通常又希望对一个国家的文学史有基本的了解。“世界文学大花园”这套书打破我们常见的那种单纯以作品来呈现的文选式的编法,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学发展史、作家、作品三者编织在一起。这种编排好比引着读者进了一处花园:有关文学史的叙说就像花园里曲曲弯弯的路径,与此相关的作家和作品则像点缀散布在路两边的花朵。文学史、作家和作品文本三者相互映发,互为印证,使得原本枯燥抽象的“史”变得生动多姿,同时也使得作家和作品不至于像一片片摘下来的孤零零的花瓣,而是一朵朵盛开在在枝条上的美丽鲜活的花朵。一册读罢,能获得对一个国家文学发展的基本面貌的较为立体的了解,。

其次不一般的是这套书考虑了“读图时代”读者的心理需求,穿插搭配了大量图片资料(每册书都有150幅以上):有作家各个时期的照片、作家故居、根据作品拍摄的电影剧照、已出版的作品的插图以及与作品相关的当时社会的风情风俗图……等等,构成斑斓多姿的景观,令人赏心悦目。特别使我喜欢的是,这套书的所有插图一律做成浅蓝色的,格外地清新典雅,别具一格,而且与内容十分协调。相比之下,彩色的似乎显得太刺眼,黑白的则显得太单调。另外版式设计也很灵活。每一幅插图都根据其大小及内容,安排在书页的不同位置,错落有致,富于变化,使得这些图片本身也构成“大花园”中一道缤纷多彩的风景,给读者在阅读时带来极大的愉悦感。

这套丛书一共有13册,分法国、英国、美国、俄罗斯、德语、意大利、西班牙、拉丁美洲、北欧、东欧、日本、印度、阿拉伯文学卷。其中五册是按地区来分的。整套书相当于一幅世界文学地图,为读者展示了一幅世界文学图景。由于这套书的编者都是长期从事外国文学翻译和研究的专家,既有多年的积累,又吸收了最前沿的学术研究成果,不因袭守旧,因此在质量上也能得到保证。笔者最喜欢的是《日本文学大花园》一册。撰稿者为我国日本文学研究界的权威叶渭渠先生。他在前言中用生动简洁且十分形象的语言介绍了日本文学的特点:

日本人是擅长于培育良种。他们选择了外来的花种,与本土的花种杂交,播撒在岛国肥沃的土地上,在本土的自然气候中培育出各种各样的瑰丽小花来。

因此,他把自己这篇前言的题目叫做《杂种优生》。在前言中,他还这样写道:

我这个“花匠”,首先选择了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这两朵摆上“诺贝尔文学”大花坛上的“现代的花”,艳丽的花,将它们展现出来,进行比较,让赏花人共赏这两朵不同品种的花,是如何“杂种优生”,是为何开得如此绚丽烂漫。然后回过头来,看看自古以来生长在东瀛这岛国土地上的各式花朵??神话传说、和歌、随笔、物语、俳句、各类草子,是多么地鲜艳夺目,多么的芬芳沁人。再看看近现代的诗歌、小说,又是多么富于民族色彩,多么充溢着现代精神。它们是如何“杂种优生”,又是开得如此绚丽多彩,如此富于日本色调的?我们摸索他们的种“花”经验,不也是可以拿来借鉴,以耕耘出我们丰富的“中华文学大花园”吗?

作者这段话,无异于是带领读者进入“日本文学大花园”的游览说明,也道出了作者编写此书的初衷。

作者在书的体例上别具匠心。他先把日本文学史上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两位巨匠:川端康成与大江健三郎,置于卷首开端的“导语”部分,并将两位大作家的人生经历、个人体验、文学理念、审美情趣等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其中的差异,也归纳出某种共同特征:“那就是都受到外来的西方文学的影响,并吸收消化外来的东西,使本土的与外来的、传统的与现代的文学,经过冲突、并存而达到融合,从而创造了自己文学的辉煌,日本文学的辉煌。”在此基础上,再回溯日本文学的源头,以印证这一主题。

这种编排的好处是先从读者比较熟悉的现代作家开始说起,在阅读上能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有一种亲切感。读者掉过头来,沿着作者的足迹,又从源头出发,由古及今、由远及近,一路上会看到各色各样的奇花异草,它们构成一道道赏心悦目的风景,使读者流连忘返。

让人称道的是,在书的后面,还附了一张“日本经典作家及其代表作”的表格。此表格由“作品年代”、“作者(编者)”与“作品”三栏构成,清晰简明,使读者可以在读罢全书的基础上,重新温习回顾一下这个“大花园”的基本面貌,从而获得一个比较清晰的印象。作者的严谨认真、体贴读者也由此得见。这样做的不仅仅这一册,其他各册大体上也有相似的安排。

至于其它各册“大花园”的内容及编排体例,也各有其特色,笔者无法一一介绍,有待于读者自己来评判。

在编者刘硕良先生的设想中,这套“世界文学大花园”的读者是大中学生和具备一定文化程度的文学爱好者,还有高等院校中外语言文学专业师生。这当然毋庸置疑。不过,笔者还想到了这套书的另一价值。

近年来,由于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公民有机会走出国门看世界。但是,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对所要去的国家的文学艺术一无所知的人,他在旅游中能得到很丰富的收获。笔者总觉得,一个国家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光”是连在一起的。而“文学”便构成“人文风光”的主要一部分。如果没有对这部分“人文风光“的基本了解,那么他对自然风光的体验和感受也很难会丰富深切。为什么不少中年以上的中国人爱去俄罗斯旅游。这与俄罗斯文学在中国曾产生的深远影响分不开的。俄罗斯的草原、俄罗斯的森林、俄罗斯的河流……在这一代中国人心中已构成一个情结,换句话说,已经与他们所阅读过的《战争与和平》、《树林与草原》、《静静的顿河》等这些俄罗斯文学名著交融在一起。因此,他们去俄罗斯旅游时,除了一般的游览点之外,往往还爱去参观一些著名作家的故居或墓地,因为他们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心灵感受和生命体验。

由此,笔者想到,如果当我们有机会要走出国门去看世界时,如果我们希望此行能得到更多的体验和收获时,我们除了物质上的准备之外,是不是也不妨有一点精神上的准备――先进入这个“大花园”去观赏一下其中的“人文风光”。笔者相信,您一定会不虚此行的。

“世界文学大花园”丛书(共13册),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每册29.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