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文化的多元 多元的文化

2007-06-27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周志文 我有话说

 这两年内地掀起了一片古典热,最盛行的是阅读、讨论《论语》,市面上有关《论语》的书有几十种,打开电视,“百家讲坛”的讲员在说古道今,那些多是口才极佳的饱学之士,十分吸引观众,出版界也流行出版古籍导读、古典翻译的书,好像中华五千年文化在今天又全面复兴了。

但这只是一个表面,而非真实

。举例而言,德国东南名城德雷斯登市(Dresden)毁于二次大战盟军轰炸,战后一砖一瓦整修,耗费近五十年才初步恢复“旧观”,1991年我路过该城,一位学者告诉我,说修复的步骤还没停止,到此刻犹在“进行”中。想起中华传统文化在过去所受的破坏,要让中华文化恢复自信、重燃生命之火,自然比修复一座古城更困难许多。

但难是难,我们却不能不做。就出版书籍而言,有价值的传统典籍,浩如烟海,哪里只是《论语》一部呢?而“百家讲坛”号称百家,所谈故事,犹多不出楚汉相争、三国群雄的故事,我不是说《论语》不值得再讲,楚汉、三国故事不精彩,而是说传统中国的好东西还多着呐!

最近因朋友介绍看了《古典智慧101招系列》中的两本,老实说,我对书名叫《待人接物101招》、《人情义理101招》起初是深不以为然的,这类的书名太过花俏、有点不正经,再加上封面设计大红大绿,看起来有点不够庄重,至少不是我们“学者”所该看的书。然而读了之后,却有不同的感受。首先这两本书都是为普通读者所写的书,他不是专门为学者或社会顶层人士写的,目的是教人如何应付世务、如何培养自己的修养,除文字浅白之外,说理也多取譬于近,从日常生活入手,因此可读性大增。王阳明有次问学生王心斋路上所见,心斋说他见到“满街都是圣人”,这句话后世的争议很大,王心斋当然不可能见到满街的人都是圣人,但在王心斋的心里,世上的一切人都有成为圣人的可能,王心斋的说法与佛家说人人皆有佛性是一样的。满街皆是圣人、人人皆有佛性至少说明一点,每个人都有灵明、都有慧根,只要存在于世,都有无限可能,从这一角度谈教育,世上没有一人是可以被放弃的。因此要复兴文化,恢宏传统,必须要根植于社会基层,文化教材注重普罗大众,无疑是更为重要的。

其次,这两本书选择的材料,不是从热门的四书五经来的,而是大量从笔记杂说中选出,其中当然有如《战国策》、《世说新语》等名著,但更多的是从如《齐东野语》、《清稗类钞》、《渔洋夜谭》、《古今谈概》之类的书中引出,这证明这套书的编著者独具慧眼。为什么呢?笔记杂说,在古书的地位当然不如一般的经史子集,所以一向被读书人看轻,但我们从这两本书中发现,一向被我们看轻的书籍中竟然藏有那么多正面的宝贵材料,书中对世道人心的关怀,并不少于四书五经,不仅如此,其中还有个特色,就是从不说教,就算正面立论,也是娓娓道来,文字亲切有神,反而具有更大的说服作用。这两本书的另一个贡献,就是开拓了读者的视野,让人知道,民间流传的著作,往往也是宝藏。

这两本书的编著者是台湾知名教授,原书原是在台湾出版,为应内地读者需要,重新编排以后用简体字印行。但在繁、简对应上,偶尔发生了一些问题。譬如在《人情义理101招》这本书中有则名为《读别字》的短文,是从冯梦龙的《笑府》中引出的,文中嘲讽私塾老师不晓得何种情况下应把古书中的“于戏”念成“呜呼”而闹了笑话。这段文字,内地读者就很难理解,原来古书里的“于戏”是写成“於戏”的,“於”字在古时就是“乌”字,而“乌”与“呜”又通用,现在简化字以“于”字代替“於”字,就没法还原成古意了。这样的例子不算多,影响也不算大,以整体成就而言,顶多只是“大醇小疵”,以后再版,加注说明就可以了。

这两本书让我了解中华文化在内地民间兴复之势,我们文化工作者,在此应更作努力。

 

“古典智慧101招系列”之《待人接物101招》、《人情义理101招》,吴蜀魏编著,当代世界出版社2007年5月第一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