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图书装帧必须确立节约意识

2007-07-04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李景端 我有话说

随着图书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有些出版人不是在选题、内容、质量等方面下狠功,而只是在图书装帧上做文章,企图靠装帧的变化来吸引读者。图书装帧在图书营销中当然很重要,优秀的装帧,确有推动销售的作用。但许多事情往往都是利与弊并存,不能一看到有利一面脑子就发热,乐其利必虑其弊。就图书装帧而言,我认为

,当前就存在趋利掩弊的“过热”倾向。主要表现在:

(一)过分追求豪华,滋长奢侈风气。精装本、典藏本、豪华本、超级豪华本,不仅太多,简直太滥了。图书装帧应根据不同内容来设计,以往只有重要内容、并有长久保存价值的书,才采用精装本。而现在,不看作者,不问内容,哪怕是拼凑的书,都热衷出精装,而且互相攀比,越比越豪华。这样做大多均非为读者着想,其真实意图,乃是为了评奖,为了显示政绩,为了发布会上讲排场。前一阵就出现过1万元1部的《评点二十四史》,还出现过号称含99.9%黄金封面、价值1.96万元的《孙子兵法》。真有必要出这么豪华的书吗!

(二)贪大求洋,盲目“与国际接轨”。近几年,图书开本越来越大。大量新书都是比大32开还要大的所谓国际大开本,有些还干脆用上16开本。据说这是与“国际接轨”,使图书显得“大气”,能吸引人。其实这是图书装帧认识上的一个误区。开本绝非越大越“气派”,更不能一窝蜂,大家都追求一种模式。有些文献书、工具书、图画较多的书,采用大开本是需要的,而那些时令书、汇编书、故事书、消闲书、支农书、包括部分少儿书,也用那么大开本,实在不必要。何况开本大小,绝非读者购书与否的权衡因素,只要创意好,小开本同样可以吸引人。从阅读方便来讲,人们还是更喜欢轻便、易携带的。要讲“接轨”,国外既有大开本书,也有各种小开本书,还有口袋书、袖珍书等等。为什么只跟大开本接轨?已有读者抱怨,只顾你“接轨”,我家里的书柜,已摆不下大开本书了。

(三)忽视节约意识和环保观念。近年来许多书刊都加上了一层透明玻璃纸。据说是担心退货回来的书弄脏了特意包装的。其实,被弄脏的不过是柜台陈列的几本样书。退货书的保洁,应从加强管理入手,为什么要以所有书都添加“新装”这种代价,来为少数退货的脏书买单?这种BOPP薄膜,16开本每本成本约为一角二分,姑且以一角计算,全年出版的70亿册图书,倘若都加封套,仅这一项增加的图书成本就是7个亿,若算上全国9468种期刊为此增加的成本,那就更多了。别看那薄薄一层封套,仅包装图书,全年就要消耗2.5万吨,生产这种薄膜,会排出污染空气的甲苯,而且它是不可降解的,读者剥开后都成了垃圾,必然加重了对环境的白色污染。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这是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长期要求。出版业包括图书装帧,都必须确立节约意识。图书开本大小,从一本书来看自然是小事,但若听任滥用大开本这股风气蔓延,势必加大国家纸张的消耗。2005年,我国纸和纸板的消费量已达5930万吨,为世界纸和纸板第二大消费国。据报道,生产1吨文化用纸,需要消耗生长20―40年的树木20多棵,水100吨,电600度,煤1.2吨,化工原料300公斤,同时产生污水300吨。由于滥用大开本,要多消耗掉多少纸张和造纸资源,这笔账不能不算。现在国外已在研发“绿色纸张”,包括扩大纸张中利用再生纸的比例,利用大麻或其他生物代替木材,试验用人工合成材料造纸,等等。我们应该更多地注意在节约与环保上与国际接轨。基于此,希望出版人特别是美编,既要考虑装帧美学和营销的需要,也要考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这项人人都要关注的社会责任。少去追风,讲究务实,慎用图书大开本,少用薄膜书封,这不仅有助于降低图书成本,更将大大促进出版业的节约意识和环保观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