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伊拉克女诗人阿尔-马莱卡去世

2007-07-04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康慨 我有话说

本报记者康慨报道 著名的伊拉克女诗人娜齐克・阿尔-马莱卡(Nazikal-Malaika)在与帕金森氏症鏖战多年后,终因年老力衰,于6月20日客死于开罗,第二天入葬,终年85岁。

她是第一代自由体阿拉伯语诗人中的代表人物,以及20世纪中叶伊拉克文学光辉复兴时期的明星。彼时之巴格达,可谓中东

小巴黎,啸聚大量阿拉伯语诗人和画家新锐于此。阿尔-马莱卡所属之小小的伊拉克诗人团体,受莎士比亚、拜伦和雪莱影响,主张打破经典阿拉伯语诗歌严格的格律和语汇限制,以现代主题和鲜活口语入诗。

但萨达姆・侯赛因及其阿拉伯复兴社会党上台,文学败坏。两年后的1970年,阿尔-马莱卡女士流亡至科威特。1990年,萨达姆挥师侵入科威特,海湾战争爆发,她不得不再次远避开罗,至死。

娜齐克・阿尔-马莱卡1922年生于巴格达,母亲也是诗人。她自小显露天赋,10岁便写出人生第一首古体诗作。

她长大后赴美求学,先在普林斯顿,后入威斯康星大学,获比较文学硕士学位,1947年出版首部诗集《夜的情人》(Night's Lover,书名英译从美联社,下同),两年后出版《火花与灰》(Sparks and Ashes),此后还有1957年的《浪底》(Bottom of the Wave),以及1968年的《月亮树》(Tree of the Moon)。返回巴格达后,她与阿拉伯语系的学生阿贝尔・哈迪・马赫博巴(Abel Hadi Mahbouba)结婚,并与丈夫及其他同道共同创办了巴士拉大学。

她写了许多恐惧死后烟消云散的诗,如1952年的《无价值女人之哀诗》(Lament of a Worthless Woman),《纽约时报》在讣闻中引用了此诗的英译片断,中译如下:

  她走了,没有一张脸儿变得苍白,没有一片嘴唇颤抖。

门也不曾听说她的死讯……

这消息在大街上踉跄前行,却找不到可以容身的回声,

所以它呆在遗忘的洞里,伤怀着月光的悲情。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