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思接千载意通万里

2007-07-04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柏桦 我有话说

20世纪是个大师辈出的时代,不论文化界、艺术界、教育界、学术界和思想界,都有众多大师涌现。他们中的大多数,不仅具有高超的技艺、学术和思想水

平,而且道德情操、人格魅力兼备。他们的高度到今天仍然难以企及,甚至可以说,以今日社会思潮的纷乱,知识分子心态的浮躁,我们距离这些大师反而渐行渐远。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对这些大师的缅怀与回忆,有着大大深于“忆旧”的思想和现实意义。

近二十年来,以这些大师为对象的出版物已经非常多,包括对他们著述的重新整理出版,以及有关他们的传记、回忆录和日记的撰写与出版。百花文艺出版社最近推出的《忆旧》(雁华编选,2007年7月出版),从“名家写名家”的角度,将胡适、季羡林、罗家伦、丰子恺、陈西滢等回忆老友故交的文章辑为一册出版,其中许多是今天罕见的珍贵资料。书中以“名家写名家”作为切入点,有意摒弃正襟危坐的大论,而选择有旁逸斜出之态的文字,为的是剥除一些人为的生硬外壳,将大师们在私人交往中所不大为人所知因而也更真实、更全面的形象展示出来,可谓另辟蹊径。

不过,在编辑过程中,编选者遇到了不少的问题,首先是人选标准问题:大师级的人很多,涉及领域、专业非常广,以什么为标准来甄选?其次是文章的取舍问题,对于有的人的回忆文章比较少,有的人如鲁迅、巴金、徐志摩等则回忆文章非常之多,该如何选择?还有入选人和文章的排列顺序问题、书的体例问题等等。考虑到这种种因素以及版权联系等方面的实际困难,经过编选者的多次商讨,最终确定了放弃“大而全”的企图,而以文章的可读性和信息的新鲜感为宗旨的思路。比如,徐志摩不幸遇难,去世很早,名家为他写了许多纪念文字,当时就出版过,而且后来每当他去世纪念日来临时仍有一些大师不断写纪念文字,但本书最后只选定两篇:即在最熟悉徐志摩的人中,采用了第一个见到(翻译)遇难电报的教育家罗家伦所写之文,和到遇难之地亲自处理徐志摩后事的沈从文所写之文。对于当代人不大熟悉的名家,特别是非常有贡献但去世较早的名家,本书也做了些许介绍,如我国地质事业的创始人丁文江(再君),本书特意收入胡适和罗家伦先生的文章,介绍这位鲜为人知的民国知识分子,当年正是他举荐培养李四光,使李四光后来成为20世纪国际知名地质学家。丁文江虽然生命短暂,但是为我国近代大学教育和国家的矿业作出极大的贡献,历史不能忘记他。再如著名文学家苏雪林女士,享年一百有三,与她同时代者大都已作古,没有找到很权威的怀念她的同辈写的文章。但编选者想方设法,找到袁昌英的后代、著名翻译家杨静远先生回忆年轻时与苏雪林近距离接触所写的生动文字,弥补了这样的遗憾。可是谢冰滢女士,却始终没有找到最好的回忆文字,但是从本书中所收作为作者的她回忆林语堂的文章中,读者可以间接了解到谢冰滢这位“女兵”的一些不平凡的经历片断。编选者希望,通过这样精心的编选与整合,能够使上世纪的大师风采得到较为全面、立体,也更为鲜活的展现。

由于编辑方针的调整,这本书前后易稿8次,并忍痛割爱将原先80余万字的书稿压缩为40余万字,以使其简洁精练,人物及其事迹都更为集中。为获得文章授权,编选者克服种种困难,与著作权人进行了大量的沟通(多数著作权人或已离世,或移居海外,很难联系上),在过程中得到罗家伦、陈西滢、梁实秋、浦薛凤、袁昌英、沈从文、孙伏园、曹靖华、丰子恺、靳以等名家后代的帮助。为了更形象地展示和丰富本书信息,编选者与责任编辑也将在近年来与这些名家后代交往中搜集到的照片、文字墨迹根据选文的需要收入书中(均获得相关人同意和支持),其中许多照片、墨迹都是首次公开面世。如胡适40年代致友人的私信墨迹;梁实秋20年代与闻一多等人的留影;袁昌英40年代给罗家伦的书信墨迹;上世纪80年代,梁实秋委托两个女儿到医院看望老友冰心的照片;此外,凌叔华早年送给梁实秋的画,西方哲学家罗素夫妇以及著名学者李四光夫妇、赵元任夫妇、林语堂夫妇,还有著名文学家苏雪林的照片等等,都是十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编选者颇觉遗憾的是,因为阅读视野和本书编辑规模所限,还有不少大师在书中仅仅以作者出现,仍有很多名家和更好的作品没能编辑进来。全书按照回忆对象出生年代先后顺序编选,作者也依照同样的顺序排列。编选者希望,这本书能够使当今的读者“思接千载,意通万里”,追随着深情忆旧的大师,沉醉在一次意蕴深厚、别有滋味的文化旅途之中。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