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签售文化还是签售的商业化

2007-07-11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武汉市青山区 陈斌 我有话说

易中天在上海书城签售《品三国(下)》,与北京同样6个小时的时间,签出了8000多本,再破个人纪录。算一算,易中天2.7秒签一册。这个数字比他上周北京的3.21秒缩短了0.5秒,比于丹的2.15秒记录还差0.55秒。据说“学术超女”于丹在北京中关村的图书大厦创下了9小时签售15060本《于丹〈论语〉心得》的世界纪录。

当然,也是有人反对签售的,比如已经实现成功“握手”的王朔和韩寒。蛰伏十年之久的王朔回到公众眼前后,又是骂人,又是决斗,搞得满城风雨,但对新书《我的千岁寒》就是不签售。而“80后作家”韩寒对作家签名售书则直接抱以相当地鄙视,博客中更是写道:我一直认为作者签名售书是一件掉价愚蠢而且没范儿的事。如果大家都想看我签的字,我以后可以出个字帖。

爱喝酒的人为了给自己撑面子找理由,想方设法给酒傍上了文化二字,但“酒文化”里头除了那些俗气的酒风之外,焉有文化的干货?同样,签售浮现在公众眼前的,是承载文化的书籍,实际上却跟NBA明星签售球衣没什么两样,文化充其量只是一种商业化的外包装。说土点,签名无非是为了多卖几本书,换取更多白花花的银子。但这并不是说签售就万恶不赦,毕竟现在是市场经济,签售既不违规也不违法,有需求就有生产。但也别把签售说成是阳春白雪般的冰清玉洁,若不是图那几个银子,平日里头要是找到这些“学术明星”,真会如此热心快肠,不惜挑战人体极限地免费签名么?

之所以如此赘述只想表明,无论是谁搞签售,落脚点都只是在售而不是签,都只是戴着文化头套的一场商业秀。这也就是说,我们既没必要一闻某某学者签售便一窝蜂地去顶礼膜拜,也没必要视此为洪水猛兽,危如垒卵,甚至群起而攻之。文化就是文化,单纯而又深奥,签名与不签名,对文化的内涵丝毫没有影响,关键是,我们必须始终对文化抱着一种积极的虔诚之态,努力拨开物欲浮华的喧嚣,真正从商业的“囊”中探取到文化之“物”。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