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深入探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

2007-07-11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杨炎轩 我有话说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不仅有着长远的历史渊源,而且成为时代的主题。如何理解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如何看待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历史变迁、当代形态及未来趋势,对于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改革,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杜时忠博士的专著《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探讨。

作者从“自然与人”、“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五对概念的辨析入手,准确地界定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内涵,深刻地提示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思想文化基础。在此基础上,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由古至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分化、冲突和对立的更迭过程,从逻辑的角度分析比较了科学教育的极端形式――科学主义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极端形式――人本主义教育在本体论、价值论、认识论和人性观方面的差异。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分化、冲突、对立和差异寓示了其融合的可能性和必然性,以此为出发点,作者从理论上探讨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可能性,从社会发展、文化发展和教育发展上论证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必然性。最后,作者运用所构建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理论,梳理和反思了我国古代、近现代的教育实践及当代的教育理论研究,提出了完整教育和完整教育研究的相关结论。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作为世界历史进程中的现象,中外学者从多学科角度对之进行过深入研究,提出了各具特色的哲学和教育理论。要在前人精细耕作过的地方开辟研究领地,要在林林总总的研究成果之外提出新的思想和观点,是一件非常困难又极富挑战性的事情。杜时忠博士的著作既有相当的理论深度,又有强烈的现实关怀,是一部理论结合实际、具有时代特点和创新思维的专著。该著作曾获得全国第二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细读全书,的确能发人深思。

第一,研究视角独特,全面展示并研究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作为“教育存在”的不同形态。“教育存在”的形态以它通过怎样的实践产生为主依据,并兼顾形态特征,主要可分为三大类型,即“教育活动型存在”、“教育观念型存在”和“教育研究反思型存在“。以此看来,“两种教育的历史考察――教育中的科学与人文之争”当属于对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作为“教育活动型存在”的展示和研究;“两种教育观――科学主义教育观与人本主义教育观“当属于对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作为“教育观念型存在“的展示和研究;“两种教育学与两种教育研究“当属于对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作为“教育研究反思型存在“的展示与研究。

第二,研究视野开阔,广泛吸收了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一个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国际性主题,这不仅决定了研究不可能限定在教育内部,就教育论教育,而且也决定了研究不可能限定在我国,就中国论中国。如若如此,就不可能对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全面的把握。相反,研究需要有开阔的学术视野,需要吸收多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本书作者吸收了近些年来实践唯物主义、西方哲学、科学学、科学哲学、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西方教育史、西方教育理论、中国教育史、中国当代教育理论等研究的重要成果,并运用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研究中。作者密切关注着这些相关学科研究动态,吸收了其中的精华,并在教育学领域做了富有创造性的发挥和运用。这不仅推动了教育基本理论的发展,而且也丰富了相关学科的理论。

第三,研究结论可信,提出了对教育基本理论的新认识。在对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关系进行历史与逻辑反思的基础上,作者作出了尝试性探索,在教育基本理论的若干方面取得了富有创建的新认识,有的具有突破性。(1)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内涵理解上,作者指出,仅仅从教育内容(学科)的角度来理解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极大的误解,为了走出这种误区,必须从教育目的(人)的角度来理解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从教育目的的角度来理解,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包含“知识形态”、“文化形态”和“精神形态”三种形态。(2)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把握上,作者指出,“完整的教育应该包括科学教育、人文教育,两个方面缺一不可。人类的完整需要教育的完整,这就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3)在“两种教育研究的融合”上,作者指出,“对于‘教育是什么’(what),‘为什么教育’(why),以及‘怎样教育’(how)三个方面问题予以回答,才是完整的教育研究。这就决定单纯的事实研究或价值研究是远远不够的。”

总之,透过这本《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读者不仅可以看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体面貌,也可以看到教育学学科前沿的脉动,还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教育实践改革的未来趋势。作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的《教育学博士文丛》之一,该著作颇具独到之处,既是一部适合教育实践工作者反思自己教育实践的案头指南书,也是一部适合教育理论工作者开展自己教育研究的学术参考著作。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