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我所接触到的季羡林先生

2007-07-18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毕全忠 我有话说

季羡林先生在新著《病榻杂记》中,辞去头上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三顶“桂冠”。他的谦逊、平实精神再次受到广泛的敬仰。说到“国学大师”一事,他写道:“约摸十几二十年前……有一次在还没有改建的大讲堂里开了一个什么会,专门向同学们谈国学。当时主席台上共坐着五位教授,每个人都讲上一通。

我是被排在第一位的,说了些什么话,现在已忘得干干净净。《人民日报》的一位资深记者是北大校友,‘于无声处听惊雷’,在报上写了一篇长文〈国学热悄悄在燕园兴起〉。从此以后,其中四位教授,包括我在内,就被称为‘国学大师’。“我自己被戴上了这一顶桂冠,却是浑身起鸡皮疙瘩。”季先生说的《人民日报》的记者就是我。这使我想起了由我这篇文章引起的我同季先生的接触。

季先生所说的那次国学讲座,其实我没有在场,但知道这次讲座的盛况。这次讲座的确也是促使我采写《国学,在燕园又悄然兴起――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散记》的一个原因,而我采写这篇报道的起因是北大《国学研究》第一卷的出版。

1993年5月,由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编的《国学研究》第一卷出版,在北大临湖轩开出版座谈会。我作为《人民日报》记者去采访。座谈会上,季先生及张岱年、邓广铭先生等一批蜚声国内外的学者发表了很多深刻的见解。记得季先生在发言中说:“打出‘国学’二字是很大的勇气!”他认为会有人反对的。他的发言质朴,见识深远,给我深刻的印象。之后,我花了两个多月时间,采访、写作了《国学,在燕园又悄然兴起――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散记》,全文八千多字,夹叙夹议地详细报道了新时期北大传统文化研究的状况和成果。此文加编者按于1993年8月16日在《人民日报》第三版发表,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不少读者赞扬《人民日报》对传统文化研究的报道。北大的反响更大。季先生读了之后兴奋地说:“真是《人民日报》为人民!”他当即向学校建议,趁此良机抓紧成立北京大学国学院,进一步推进传统文化研究。

正是在此文中,我首次把曾在北大任过教、兼过职的一批著名学者列为“国学大师”,提到名字的就有29位,其中有季羡林,以及当时还健在的邓广铭、张岱年、周祖谟。我的理由是:这些学者都学贯中西、古今兼通,对中国文化各有创造。这就是季先生头上“国学大师”这顶“桂冠”的来历。在此之前,媒体未见有“国学大师”之称。历史上“大师”曾用来尊称汉朝的经学家如董仲舒、郑玄等,也用以尊称艺术家和高僧,如“戏剧大师”卓别林、梅兰芳等。这样的大师也是很少的。旧清华大学的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也未被称为“国学大师”,而是被称为“四大导师”。我至今认为,我把上述学者尊为“大师”的理由是合理的,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同。我当时没有想到,把季先生尊为“大师”,竟让他感到如此的不悦!我更没有料到,“大师”这个称谓竟从此广泛地用开了,并很快被滥用而“贬值”了。而“国学”这个词沉寂了近半个世纪后,却因媒体对北大国学研究的宣传又重新流行起来了。

大约过了一个多月,北大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召开座谈会,商讨成立北大国学院事宜。出席的有文科几个系的负责人和季羡林、邓广铭、任继愈、张岱年等十多位教授。我也被邀参加。季先生还是穿着他那身大家熟悉的蓝色旧中山装,总是坐得身板挺直的。会上就成立国学院的经费、人员等事项展开讨论。季先生表示,只要国学院批准成立,经费不是大问题,如学校不能解决,国学院是可以自己解决的。人员大部分可由各系的人兼职。可以感到,他平淡的话语中,对建立国学院的心情是迫切的。可是座谈会并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成立北大国学院的事也就一拖就是十来年。座谈之后大家到北大勺园用餐。季先生跟邓广铭、任继愈两先生都是山东人,他们坐在一桌。我也被安排在他们那桌。他们三位对招待贵客的佳肴都不感兴趣,商量说:“还是吃咱们山东人常吃的吧!”于是他们向餐厅要烙饼卷大葱吃。餐厅只得给三位大师烙了大饼、剥了大葱、端来黄酱。

不出季先生所料,果然有人出来反对“国学”研究,扣了很大的帽子。有一家小报也针对我的报道发表了一篇文章,认为北大今天的传统文化研究与当年胡适的“整理国故”一样,是“开历史的倒车”。还说北大宣传国学是为了“拉赞助”等等。这当然引起北大很多教授的愤慨,连一向处世平和的季先生也有点生气了。“国学究竟于他何害?”他慨然问道。北大有关人士跟我联系,探询要不要有所反应。我请示编辑部一位领导。这位领导说,不要因为小报上阿狗阿猫说了什么就去反驳人家。至于国学研究的意义,倒是可以请北大再写篇文章向读者做些解释,最好请季先生写。我给季先生打电话,请他写这篇文章。题目、内容、写多长都由他自己决定。季先生不喜与人争辩,因这次只是讲他自己的看法,他同意写了。

到了1994年1月中旬,我收到了季先生的文章,题为《国学漫谈》,两千来字。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切身感受,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国学的重大作用,指出研究国学、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顺乎人心,应乎潮流”的事业。他还是一贯的风格,写得如同跟人聊天一般,平和、亲切,没有大话、空话,但又很深刻,包含智慧。全文除了两处我有疑虑之外,其余一字不需改动。一处是季先生引用韩愈的一句话中,有个字很生僻,词典里查不到。另一处是文章的结尾引用了列宁曾引用过的一句欧洲谚语:“狗在叫,骆驼队照样前进!”用以说明国学、传统文化研究必然要继续发展的,就像沙漠中的驼队,不畏艰难,坚定地负重前进。意境是很美的。季先生熟悉欧洲谚语。这个谚语意在形容驼队,而不在狗。狗在欧洲人心中也不是坏东西,而是人类忠实的伙伴。但我还是认为不妥,读者会把注意放在狗身上的。我给季先生打电话,一是请教他所引韩愈文中的那个字,二是跟他商量是否删去那句欧洲谚语。季先生给我讲了韩愈的那个字。至于那个谚语,季先生表示,如会引起争议就删去。第二天下午,我接到季先生一封信,又告诉我韩愈的那个字是什么字。看来他是又查了《韩昌黎集》的。

季先生这篇《国学漫谈》于1994年2月16日在《人民日报》第三版显著地位发表。季先生声望既高,又很少在报上发表文章,更因见识高深,所以立即引起广泛的关注和响应。季先生对国学研究的发展和国学教育的开展,所起的推动作用是很大的。此文在客观上也强化了公众对他是“国学大师”的认同。这大概是季先生所没有料到的。

后来,在一些学术活动中我还几次遇到过季先生,但都没有多谈。他还是那身蓝色旧中山装,还是身板坐得挺直。再往后,我就只在电视上偶尔看到他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