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说说我的画

2007-07-25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华延峰 我有话说

青花瓷(五)

最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我的画集《中国当代油画家・华延峰》,以我近几年画的静物(特别是青花瓷)为主,虽然只是一本不厚的画册

,但却凝结了我大量的心血。

在绘画这一行里,我从鲁迅美术学院的附中读起,也算是科班出身了。俄罗斯现实主义的那套方法不仅奠定了我写实的功底,也决定着我一生的艺术道路。后来又有机会接触到西方现代绘画。所以,造型取俄罗斯绘画的坚实,色彩取法国印象派的丰富,一度成为我很长一段时期内崇尚的审美理想。但是在经历了从改革开放前的思维、观念被强烈规定,到改革开放后“主义”、“风格”争奇斗艳的两个反差极大的时期之后,在重新做选择时,我感到欧洲古典绘画的那种理性精神,那种艺术表现上的深刻性、丰富性和生动性更适合我的审美趣味,我对那些古典绘画大师们还是从心底里顶礼膜拜的。我始终觉得,那种认为古典主义“虽工亦匠”的观点其实是一种偏见,写实画法与写实风格远未穷尽,关键的问题还是功夫是否到家。

近一个世纪以来,写实风格作为中国油画的主流形态,虽然获得了长足进步,但和欧洲的经典作品相比,依然很有差距――这表现在描绘世界与表达思想的深度方面,形象塑造的独特与丰富性方面,技巧尤其是色彩把握的精纯性方面等。当今欧美的写实油画日趋衰微,但写实传统仍是形形色色表现派和形式派油画技巧的源头;中国油画已经多元化,但各类风格也都以写实风格为技巧基础。在我看来,在世界艺术的大格局中,保持中国写实油画的强大阵容,继续推进和完善已有的写实传统,是具有文化战略意义的事情。

如今画油画,画什么和怎么画,面临多种选择。我觉得,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最能发挥自己特长的、自己喜欢又有表现欲望的,应该就是最好的选择。我想,艺术家应该有很多种,有的偏于理性,有的偏于感性,有的兼而有之,我自觉理性多于感性,现实多于想象。这几年,我选择画静物,就主要是出于这样的原因,同时也有试图用一些雅俗共赏的作品,来补充艺术市场的“中间地带”的考虑。另外,全国专画静物画的人虽然很多,但画得好的并不多,我也想在这方面做些努力。

我特别钟情于青花瓷,不仅仅因为青花瓷体现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还因为它朴素、纯净,更适合我的心理追求和审美追求。但要真正画好青花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离不开科学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也就是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回到整体。具体地说,除了要表现体积、质感,还要表现各种复杂花纹在形体上的透视转折和环境色彩相互作用的冷暖变化,同时既要做到每个细节的一丝不苟,不凌乱、不琐碎,又要保持画面整体的和谐,是最能检验作者的造型功力的。这正好发挥了我偏于理性的、有着扎实造型功底的优长,对此我是很自信的。从这一点上,我体会到只有尽可能地从自身的长处出发,才可能在艺术环境迅速变换的纷扰中找到自我,保持住自我。当然,每个人画写生可能都会有自己的独特经验,我的方法可能也只适合于我自己,或者只适用于我画的这类静物画。但我想,不管是什么经验,都必须建立在坚实的造型和色彩表现功力的基础之上。

我是把绘画当作严肃认真的事来做的,宁可画得慢,画得笨拙,也不追求浮光掠影的“帅气”,使自己的心沉静下来,避开外界的喧闹,老老实实地面对摆好的一组组静物,一边听着音乐,一边细心地描摹,每天都会有新的发现。对我而言,这些平常的物品似乎都有灵性,面对它有一种特别亲切的感觉,我们之间存在着一种“默契”,心也似乎沐浴在一种安宁、纯净而典雅的情境里。

虽然这种写实画法的静物不以表达激情见长,但却不乏感情,从自然光线下的摆好的静物的光影、体积、色彩的变化中,我处处都能感受到美和它带给我的愉悦。每完成一组静物都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退休之后的我都能每天六七个小时地坐下来,坚持下来,而且不觉得累。它们让我沉浸其中,慢慢地找回自己;让我内心越来越安静,而安静是一种享受!不知这些宁静、轻松、愉快的体验能否通过我的画传达给观者?我只是希望我的画能给他们紧张的生活、浮躁的情绪以慰藉,这应该就是我用以回馈社会和人群的唯一方式了。

《当代中国油画家――华延峰油画作品》,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35.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