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稿件编排随意笔,辞章剖析解牛刀

2007-07-25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张文斌 我有话说

周振甫

本人虽不才,但也自诩为“爱书人”,只要看到心仪之书,必先读之而后快。但周振甫先生的讲谭系列和著作别集却一直静躺于书桌,直到前几天才读完。

非不爱读,而是一直想找一个完整的时间,细细赏读。因为先生的图书对我来说,意义非常,我是带着两种身份去读周振甫先生的大作的:一是作为古代文学的爱好者,不论是《诗词例话》、《陶渊明和他的诗赋》还是《文学风格例话》,都对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二是作为中华书局的后辈编辑,我上世纪90年代才进中华书局,未曾见识过周先生的风采,只能从其他老编辑口中得知先生的“典故”,心中则对周先生一直敬之仰之,这次终于可以从文章中学习先生治学之严谨,当然要屏除杂务,静心品味。

周振甫先生早年跟随著名的国学家钱基博先生学习治学,后来先后在上海开明书店、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华书局任编辑。有人说,编辑是为他人做嫁衣。但周先生却以自己为实例,为我们做出了“编学相长”的榜样。一方面,他是资深编辑家,1987年中国出版家协会和中华书局在他80岁时,曾为他召开了一个“周振甫先生从事编辑工作50年大会”,表彰他的卓越成绩。他在编辑工作中的最大成就当属编辑钱锺书先生的《管锥编》,从两人的通信中,我们可见周先生融入《管锥编》的心血,无怪乎钱锺书先生在书的序中说:“命笔之时,数请益于周君振甫,小叩则发大鸣,实归不负虚往,良朋嘉惠,并志简端。”另一方面,周先生是著名学者、文论家。他译注了《诗经》《周易》,对我国著名的文论《文心雕龙》做了译注和今译,还主编了《文心雕龙辞典》。在研究《文心雕龙》的同时,又深入探索古代文论史,写下了《中国修辞学史》等著作。此外,周先生在古代文化普及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留给我们《诗词例话》等著作。

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周振甫讲谭系列”汇集了《周振甫讲〈文心雕龙〉》、《周振甫讲古代文论》、《周振甫讲古代诗词》、《周振甫讲古代散文》、《周振甫讲修辞》、《周振甫讲怎样学习古文》、《周振甫讲〈管锥编〉〈谈艺录〉》。其中,我个人最喜欢读的还是《周振甫讲〈管锥编〉〈谈艺录〉》,这本书记录了周振甫先生和钱锺书先生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学术情谊。特别是本书收录了作者在审读《管锥编》时,写下的一百多条意见和钱先生的批语,为研究《管锥编》提供了最有价值的东西,也为中国出版史留下了珍贵的文献资料。《周振甫讲古代散文》也让我爱不释手,虽然文中所讲多为中学或大学时接触过的古文,但先生所谈,却为我打开了另一扇窗,或解决了多年来的一些困惑。比如《报任安书》是一篇极有名的散文,我们都知道司马迁在文中表明自己忍辱著书的决心,但究竟任安当初为何给司马迁写信,司马迁回信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却又引起学界不同猜测。周先生从司马迁所写此信的时间,结合当时的情况,判断任安写信时是在益州做刺史时,是请司马迁推荐自己做官,但司马迟迟未回信,等到任安因事入狱,且快被处决前,司马迁才写了这封《报任安书》,这一发现对今天我们重新理解文章无疑有巨大的帮助。

“周振甫讲谭系列”第一版印于2005年11月,2006年7月已是第2版,可见其受读者欢迎的程度。而“周振甫著作别集”则出版于2006年3月,汇集了周先生的《诗词例话》、《文章例话》、《小说例话》、《文学风格例话》、《中国修辞学史》、《中国文章学史》、《陶渊明和他的诗赋》七种专著,这七种著作堪为青年人学习古文案头必备之书,它们是“那么深入浅出,驾轻就熟,能引领读者进入神奇的诗文世界”(季进先生语)。《诗词例话》成书于1960年代,享誉海内外,累计印数曾达70多万册,其价值可见一斑。该书分欣赏与阅读编、写作编、修辞编、风格编、文艺论,每篇先从诗话、词话中引出例子,然后加以评论,发表见解。现代人读古诗,常击节叫好,但让他说说具体的好处,却又不得一言。读读周先生的《诗词例话》,可从中学会如何品评诗词。以其中“立意”一节为例,作者先引一则诗话:

老杜《剑阁》诗云:“吾将罪真宰,意欲铲叠嶂。”与太白“捶碎黄鹤楼”,“铲却君山好”语亦何异!然《剑阁》诗意在削平僭窃,尊崇王室,凛凛有义气;“捶碎”、“铲却”之语,但一味豪放了。故昔人论文字,以意为主。(??《巩溪诗话》)

有些诗句就字面看好像写得同样豪迈,由于含义深浅不同,就分出高下来。李白《江夏赠韦南陵冰》,他在江夏和友人韦冰喝酒,因黄鹤楼、鹦鹉洲碍眼,使他视线不好,便:“我且为君捶碎黄鹤楼,君亦为我倒却鹦鹉洲。”《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亦同样理由,“铲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杜甫的《剑阁》(全唐诗名《剑门》)诗讲到剑门形势险要,野心家利用它来进行封建割据。所以他要责备天公,铲除叠嶂。杜诗有进步的思想性,所以,其立意就比李白的空洞想象要高得多。接着周先生又引用了一则诗话,拿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的《新制布裘》和《新制绫袄成》作比较。杜甫茅屋破了,想到天下寒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白居易新衣制成,想到治下百姓,“安得万里裘,盖?四周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立意都好。杜甫一生潦倒,白居易官运还算亨通,衣食优悠,有酒库佳肴、有歌妓美女。就艺术成就来说,杜甫更高,因他更进一层。

1997年,周先生在接受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采访时,主持人请他谈谈六十多年来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心得,给年轻一代传授治学之道。周先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很简单:我没有什么本事,只不过把古代的一些好东西,实事求是地介绍给大家,做了一点普及工作。从先生的话中,可见先生为学极为谦恭与诚实。而读先生的书,这种感觉更为强烈。无论对诗词还是散文,周先生评论时从不泛泛而谈,总是从细处推敲,从小处着眼,进而挖掘出其精义,或扩展开来,找到文章主旨。读先生的文章,不仅从中学习古文、古诗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先生治学的态度。著名学者、资深编辑杨伯峻先生曾赞周先生:“稿件编排随意笔,辞章剖析解牛刀”,窃以为写出了周先生文章之精髓。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