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齐思和史学概论讲义后记

2007-07-25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齐文颖 我有话说

天津古籍出版社近年推出的《名师讲义》丛书,对于发扬我国学术文化教育传统、抢救文化遗产有着重要意义。

这部丛书,收录了先父齐思和先生(1907―1981年)生前开设课程的讲义二种,有关参考文章五篇。2007年,正值先父诞辰百周年,本书的出版是对他百周年诞辰的最好纪念。

齐思和先生是中国著名史

学家,1907年生于河北省宁津县。在南开中学及大学期间,师从范文澜先生,打下了良好的历史基础与经学基础。1928年,由南开大学历史系转入北平燕京大学历史系二年级学习。由于学习出众,转入燕京大学历史系的当年,便被选为《史学年报》主编。《史学年报》以刊登中国历史文章为主,刊登了不少燕京大学历史系师生的好文章。齐思和本人每期都有论文发表。他的论文《黄帝的制器故事》在《史学年报》发表后,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引用到其名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史学年报》以其学术质量高著称,并受到国际汉学界的好评。美国出版的《东方学年报》将之评为中国国内出版的五种重要汉学学术刊物之一。法国著名学术刊物《通报》,对《史学年报》每期内容都有专门介绍。

1931年,齐思和进入美国著名的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历史系深造,主修美国史,兼修世界史。30年代,哈佛大学历史系是美国,也是全世界美国史教学与研究的中心,名教授云集,群星灿烂。图书资料丰富,堪称全美国之最。齐思和1933年获哈佛大学硕士学位,1935年获博士学位。回国后,他任教于北平师范大学历史系,同时,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等校历史系兼课。七七事变起,开始任教于燕京大学,并担任历史系主任、文学院院长、《燕京学报》主编等职。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开始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并担任世界古代史教研室主任等职。他还担任全国《外国历史小丛书》副主编等。齐思和先生曾说:“我于1927年进入大学历史系,即以历史学为学习和研究的主要对象。当时大学中历史系的主要科目,分中国史和西洋史两大门类,我对这两门学问都非常爱好。从1935年开始,自己担任教学工作,也同时讲授中国史和西洋史。遇到特别感兴趣的问题便进行探索,写成专题论文。有时对传统的或史学界新提出的某些观点不能完全同意,也往往写一些商榷的文章……”

齐思和先生一生开设课程约二十余门,如史学概论、中国通史、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国上古史、商周史、春秋战国史、西洋政治思想史、西洋现代史、战后欧洲史、英国史、美国史、中外史学名著选读、历史工具书介绍等。《史学概论》是齐思和于1935年留学归来,首先在北平师范大学历史系开设的同名课程的原始讲义,现存北京大学图书馆善本部。课程开设后,引起了北京学术界的关注。著名刊物《食货》称:“齐思和先生在美国饱学史学方法归来,现在北平师范大学、北京大学讲史学概论等课……如今他摘出他的史学概论一部分,供我们发表。”《史学概论》讲义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是它的创新性。“史学概论”一课在齐思和先生开设此课之前,早已开设多年。过去讲此课是只讲中国内容,不谈外国。个别院校也有开设外国史学介绍的,多半是由外国教授讲授,既不联系中国实际,也脱离学生的水平与需要,选课人数寥寥。齐思和先生“史学概论”一课,结合了他历史学造诣基础深厚、中西兼通的特点,用新的眼光重新审视了中外史学(主要是西方史学)的源流与发展,各自的特点、优点与不足,进行深入对比而开设的。此课开创了将中外史学融为一体的“史学概论”课程的新体系,使学生们从入学一开始,便得到中国史与外国史的学习门径,为日后的学习与研究,打下深厚的基础,因而受到学生们的欢迎。

第二,课程结构严谨,内容全面,章节层次分明,对中外史学的名词概念讲解清楚,讲史学流派必详述其起源、发展、代表人物、代表著作,对学术上不同意见的争论更是交待得一清二楚,学术观点明确,讲解问题深入浅出,中外史学比较明白易懂。时间断限从古代至当代,每章末附有参考书举要,以弥补讲解之不足。

第三,这部讲义虽然是20世纪30年代开设“史学概论”一课的讲义,时代不同了,但是作为史学概论的基本框架、基本内容、基本论述方法等,在今天仍有重要参考价值。此外,它对我国30年代著名大学历史系基本课程的讲授内容的了解也是一个重要参考,是一份发扬我国学术文化教育传统重要的历史遗产。

《史学概论》,齐思和著,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1月,定价:18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