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冲破知识的藩篱

2007-07-25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杨书 我有话说

在这个年代说“灌输”,早已越出了纯粹教育的领域,而与整个社会文化严丝合缝的霸权体系相随。霓虹灯、摩天楼,是经济样式的灌输;写字间、白领读

物,是生活样式的灌输;麦当劳、镀金热是价值观念的灌输。你能选择的东西极其有限,且只有在大的方面做出正确的单项选择之后,你往往才能拥有那些无关痛痒的多项选择。“适者生存”成了“顺者生存”。随波逐流总是容易和舒服的,于是所有人都在主动地接受着“被灌输”。像《课程知识与个体精神自由》一书作者郭晓明这样再回到教育领域谈自由解放太有必要。社会环境由于生存利益的角逐而显得残酷,往往没有申辩的空隙,但学校环境则正好相反。这个环境虽然是社会大环境下的一个子环境,但它却是异质的。这个小社会的主体是尚未涉世的孩子,社会运行法则不是适者生存或顺者生存,每一个孩子都有权利在这个空间获得自己想要的生存方式,以成人身份介入的老师、校长等必须能在大小两个社会环境之间架设隔层。有人曾对“象牙塔”嗤之以鼻,殊不知,学校的任务就是创建象牙塔,保存理想主义和赤子之心。如果有人那么希望将学校和社会打通的话,学校这一概念就应该消失,将孩子直接抛进社会进行“适者生存”。实际上,如今的家长们对学校是更加看重了,对学校的功能和在保护孩子本心的能力上也寄予了更高的期待。所以,从个体精神自由的视角来探问课程教学的知识模式,在当下更具有一种时代的使命感和现实的迫近性。

钱锺书谓读书是为破执,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名言早已妇孺皆知,就连文化平平的父母也懂得苦口婆心地教导孩子多读书,因为技不压身。但睁眼看看,现今被书包里几公斤重的“知识”压坏了性情和求知欲的孩子还少吗?如果检视一下中西方文明进程,会发现其实要理解知识何以成为强权也并非难事。在中国的古籍典册中,“知”往往与“智”通用,“智”被认为是“知人道”,而有“知之华”之称的高水平“知”则被称为“圣”,是“知天道”。显见,这里已有两重区分:是否知;知什么。知识本是一个广义范畴,一个人在其生命过程中所获得的认识与经验都是他的知识,不是连孔子也因“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知识欠缺而汗颜过吗?然而,文明的进程越往后推进,知识的概念却日益狭窄了,是否知、知什么有了越来越严格的界定。伴随着登科及第的快感和话语权的优越性,知识的意义被不断强化,而这正是灌输的开始。知识成为分等级传达,这种阶梯序列在学校教育中再明显不过。教材拥有对知识的最终解释权;教师、校长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天然处于等级高层,拥有绝对的威势和话语权;既然对“正确”知识的“正确”占有是决定权限的唯一标准,那么一些高分学生也在低分学生面前成了强势者。这种等级序列的产生与整个课程知识的结构框架直接相关,对“知识”的狭隘定义和定位造成了多重的紧张关系,而它们的同构则成了学生个体自主性和精神自由的扼杀者。健全、健康的社会体制不会遗弃任何个体,同样,健全的教育体制也不会遗弃任何个体,毕竟,灌输不是办法。从这个意义上看,《课程知识与个体精神自由》即是在课程教育领域的一次有益探索。

曾经,我们靠知识冲破心灵的藩篱;而今天,是让心灵冲破知识藩篱的时候了。

《课程知识与个体精神自由:课程知识问题的哲学审思》,郭晓明著,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25.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