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在数字革命面前,中国出版业没有退路

2007-07-25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李晋悦 我有话说

7月16日到19日,第二届数字出版博览会在北京召开。与两年前的第一届相比,本届数博会更加注重应用层面的探讨,如传统出版如何与数字技术对接,如何实现数字化转型;而在参展商方面,除了国内外著名数字出版企业和技

术提供商外,杭州日报报业集团、高教出版社等传统出版单位也参与其中,它标志着数字出版在国内日益蓬勃,已经蔓延并深刻的影响到出版行业的众多领域。

中国数字出版达到引爆点

据了解,截至2006年底,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近200亿元。数字出版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出版业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极大的促进了传统出版业的发展。

“回想两年前的第一届数字出版博览会,当时数字出版的概念还是刚刚提出的,大家的讨论还局限于概念上。”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数字出版研究室主任张立表示,“我记得,在第一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上,我最大的精力就是试着给数字出版概念下一个定义。什么叫数字出版?每个人的说法都不一样。那时候,我们还只在‘咬文嚼字’。”

但是,短短两年后,数字出版已经写入了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纲要、国家“十一五”新闻出版业的发展规划,甚至具体到推动新闻出版主要业务实施全流程的数字化管理和控制、建成行业基础数据库等指标上。两年间的变化让人目不暇接。

的确,数年间数字出版的扩张和发展是让许多人感到震惊的,中文在线董事长兼总裁童之磊表示,“自从1995年开始进入数字出版领域起,在过去八年当中,我们最经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就是,用户会不会接受数字出版。而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的1.37亿网民中,有超过35%的用户经常在网上看电子书”。

但与此同时,另一项网络不满意率调查却显示,排名第一的竟也是电子书。这说明,今天中国约有四千万读者经常在网络上看书,其中有三千万人却说他们是不满意的。而在百度搜索排名中,电子书列居前十名,如果再将广义的数字出版也列入其中的话,那么音频、视频、电影、游戏等也都列在前十名。

童之磊认为,转变的关键动力是用户习惯的改变。“1999年,我们和出版社社长交流探讨网络出版和电子书的时候,大家的最大顾虑还是用户的习惯能否改变的问题。而现在从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五次阅读调查的结果看,就可以发现读者习惯的变化的惊人迅速。”

众所周知,从1999年到2005年,纸阅读率持续走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网络阅读的持续走高。而且这种阅读习惯改变不仅仅发生在中国,全世界都如此。英国有一份调查表明,25岁以下人群中,超过30%阅读电子书。所以,数字化浪潮的来临正在深刻改变着我们所有人,特别是青年一代的消费习惯和阅读习惯。

童之磊的结论得到了有关数据的支持。根据新闻出版总署的调查,从2002年数字出版产业整体规模15.9亿,到2006年已经达到了200亿,五年间整个产值的增长超过了10倍。

“事实上,从2002年到2004年整个增长比较平缓,到2005年之后开始进入一个高速增长时期,特别是2005年到2006年,数字出版达到了引爆点。现在这个产业即将进入高速成长期。”

手机孕育下一场出版革命

“我认为,在这次引爆当中,最重要的就是手机数字出版。”童之磊说。

据博览会资料显示,到2006年底,在数字出版收入中,网络广告收入达46亿元;互联网期刊收入达4亿元;电子图书(E-Book)收入达1.5亿元,网络游戏收入达55.2亿元,在线音乐收入达1.2亿元;在手机出版方面,到2006年底,仅手机彩铃、手机铃声、手机游戏、手机动漫的收入便达到了80亿元,约占40%。

另据市场咨询机构iResearch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全球手机游戏市场用户规模将从2005年的2.9亿增至2008年的10.3亿,市场收入将从2005年的102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520亿美元。

“手机出版是全媒体的。”银河传媒总裁沈维表示,“它的内容不仅仅限于文字内容,还包括音频和视频,这就是为什么在中国,手机发展有如此大的契机,因为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手机用户国。截止到2006年底,中国总计手机用户量为4.6亿户,预计到2010年会达到7亿。”

童之磊表示:“这个产业起步的时候,我同样被问到一个问题――有没有人会在手机上阅读,看报纸,看视频,当时我的答案也是非常肯定的。现在看来,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仅仅以手机阅读为例,2005年其比例为12%,2006年则增长到30%。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手机用户国,可以想见,如果有30%的用户用手机阅读,那将是一个多么巨大的市场。

沈维表示:“明年奥运会在北京召开,中国政府已经承诺3G业务一定会在奥运会前开通,目前北京、上海、深圳都在进行3G尝试。这又是一个发展手机出版的大好时机。3G最大的特点,是无线宽带上网,就是用户随时可以上网冲浪。”事实上,3G业务已经在日本和韩国带动起了一个巨大的产业。

童之磊说:“今天,手机阅读在300多家出版机构,以及新浪、空中在线,加上中国移动和网通等运营商的支持下,其产业规模将快速增长。必定会成为将来数字出版的龙头。”

版权保护是根本保障

应该指出,尽管人们对数字出版充满期待,但是如何实现数字出版的版权保护,仍然是众多参会者的主要顾虑。

“数字出版的盗版是无孔不入的”,通力计算机通信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梁钢深感忧虑的说。

据了解,在国内1400多个电子网站中,真正拥有版权的大概只有4.3%,大量的1300多个网站全都是盗版。这就是数字出版产业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版权保护,数字出版产业就不能很好发展。

可喜的是,今年的6月9日,中国加入“互联网条约”,面对日益精湛的盗版技术,“司法界必须创造一个全新的体系,就是反盗维权加上合法授权。”童之磊表示,“我们推出了一个全新的模式,就是社会保护。所谓的社会保护,就是把所有权利人联系起来,组成一个联合的组织,通过这个联合组织进行专业维权。中文在线成立两年多的时间里,已经受理案件200多个,其中也涉及到六大门户网站。而且,我们独创了一个概念,叫‘32天现象’,也就是说,任何一个案件从立案、处理,到诉讼,最多不超过32天。”

但是,他又说:“遗憾的是,今天在这个产业当中,很多厂商依然在使用盗版。因此要想形成合法授权,严格版权管理的数字出版模式,需要业界共同支持――从作者到出版社、到运营商,到最后终端设备,每一个环节都要保证用正版,只有这样,用户才找不到盗版渠道。”

第二届数字出版博览会的召开,让我们欣慰地看到,当前国内传统出版业已不再徘徊于是否发展数字出版的选择之中,大家更务实地研究与分析数字化的发展战略和解决方案。从出版产业进步的战略高度来探索数字出版的内涵。人们相信,对整个出版业来说,未来的数字出版既是艰巨的挑战,也是诱人的机遇,而产业链的深刻变革之道,仍需要我们认真研究与摸索。

相关现场报道请见第19版“第二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专题”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