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王艾甫:送84位烈士回家

2007-07-25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鲁顺民 我有话说

王艾甫(左)和弟弟王致甫在烈士陵园核对阵亡通知书上的烈士名字。

本书主人公――王艾甫为解放战争太原战役中牺牲的烈士寻访亲人

,送烈士魂归故里的大义之举,感动和震撼着我们。

烈士孙耀的女儿找寻父亲下落,几十年没有音讯,最后把一包袱的介绍信付之一炬,曾经彻底断绝了念头,在垂垂暮年终于盼到了王艾甫送来的父亲阵亡通知书。

“处烈队”副队长杜明学,当年亲手掩埋的英雄,有111名出现在王艾甫搜集整理的365位河北阵亡英雄名单上,报纸刊登完毕那一天,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抱头痛哭。

烈士路焕文的妻子王沧言,60年守着遗孤凄苦等待,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听到丈夫的墓地由王艾甫找到时,老人流着泪,说出来的只有一句话:这下,可就能合葬了……

十年苍凉之旅

从1996年开始,王艾甫开始实施他为烈士寻亲的计划。

这个计划曾经让他兴奋过,他的脑海不时地冒出一些词来命名自己行动的主题,比方他在自己的记事本扉页上写下的那些话,最后,为这一行动总结为“为烈士寻找亲人,送烈士魂归故里”,这些词语和定义每每让这个退伍的老兵感到热血沸腾不能自已。这命名和总结确实是准确的,也是豪迈的。

10年之后左权县的那一夜长谈,王艾甫为我描述他拥有了这些阵亡通知书之后的情景。那时候,他在一个个难眠的夜晚,常常自己把自己搞得都激动得不得了,构思着他把一份份阵亡通知书送到他们亲人手中那些激动人心的场面,构思着他作为一个老兵,把更老的解放军弟兄的荣誉送到他们家乡时候的那种热烈场面。

“好家伙,那是什么光景!”

老人激动的心情不难理解,他的这种真诚谁也不会怀疑,那些偶然冒出来的词语和每一次构思的心劲,我信。1996年,拥有那批文物的王艾甫好像是一位重新归队的战士,听到了一声命令,重新披挂,整装待发。

这个计划尽管激动人心,但他未必就没有犹豫过。收藏界的老伙计们凑在一起,王艾甫每一次都不厌其烦地叙述自己的这一计划,“烈士登记册”、“阵亡通知书”在一段时间之内成了他的口头禅,有的老伙计开始给他泼冷水了。

按照中国的传统习俗,报喜不报忧。别说人死了47年不好找,就是找到了,你把死讯送到人家家里,本来已经很痛苦了,这不是往人家伤口上撒盐吗?

这一层倒忽略了。但王艾甫转念一想,可这些人的身份不一样啊!他们是死了不假,但是他们还是烈士!送去死讯的同时,也是送上一份荣誉,这荣誉可是亲人们用生命与鲜血换来的啊!退一万步讲,你明知道一个人死了,明知道这个人的家庭住址,不告诉人家能说得过去吗?况且,未发出的阵亡通知书,大部分人员的地址都很详细,找到他们的亲人应该不是难事。

连他都没有想到,这一找,就找了整整10年。

从1996年一直到2005年。84份未发出的太原战役阵亡将士通知书,就和刚到他手里时候的命运一样,还是一份都没有发出去,一位烈士的一位亲人都没有找到。

显然,他把事情想得太过简单了。他以为,按照通知书上的地址,打个电话给当地的民政部门问一问,再不行,写封信给烈士所在的村子,看有没有这个人,还有没有他的亲属在。

为了显得正规一些,他请他的朋友,山西省检察院政治部副主任张志云为他拟了一份措辞恳切的信函,打印了几百份,按照阵亡通知书上的地址发了出去,同样的内容他寄两份,一份直接寄到烈士的村里,一份则发往当地的民政部门。

这位从军营里走出来,又在省直大机关待过的退休老人太过单纯了,10年帮助烈士寻亲未果,他居然从来没有往旁的方向去想,他对自己生活的现实还怀有相当程度的善意,不是体会不到,他只是不想往坏的地方想,他也没有受过那种产生坏念头的训练。但他百思不得其解,只是独自一个人坐下来黯然神伤:这些烈士的父母亲都下世啦?他们难道都一律没有家庭,没有妻子儿女,没有兄弟姐妹,一个人也没有?84位烈士,84个家庭的亲人们,竟然没有一个想着他们,他们竟然不找他们的亲人,这是怎么回事?

10年来,把个老汉折腾得有些神神道道的,年过花甲之后迈向古稀,王艾甫的头发由花白而全白,成了一位皓首老翁,但他的内心还是热乎乎的,没有一天想过要放弃自己为烈士寻亲的计划。

10年间杳无音信毫无结果,老人难道没有想过要放弃吗?王艾甫告诉我说,没有!真的没有。他说:“说了别人可能不相信,这家伙就好像冥冥之中有神有鬼似的,那些东西放在那里好像会自己出声,常常听见一些莫名其妙的声音,每一次打开柜子看一眼都感觉不一样。我觉得躺在里面的就是我的战友,我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他们就在那里催着我,这个计划一旦形成我就没办法放下。咳!你还别说,当陆陆续续找到烈士亲人之后,还真不响了。”

我知道,这是他心情的一种表达。这种表达让人感到苍凉而悲怆。

10年来,那84份阵亡通知书他不知道抚摸过多少遍了,上面的人名和他们各自的籍贯,几乎到了倒背如流的地步,尤其是84份未发出的阵亡通知书里的名字,你一说哪一个,他马上就能答上来,而866位烈士的阵亡登记册,也大致有一个印象。

我随口难了他一下。我说,陈开业。

他说,好像,好像是四川的吧,866份名单里的。

好家伙,逼得老汉都快成精了。

处在疑惑不解中的王艾甫无论如何也不相信,他的寻亲计划是一时心血来潮,寻亲计划就会这样悄无声息地无疾而终。

10年寻亲未果,他手里用3000元“巨资”买回来的“死人名单”的真伪再一次成了一个话题――要是真的,还能10年没有结果?

他想,可能是方式不对。在落寞之中,他忽然灵醒过来,太原市有牛驼寨、双塔、黄陂、阳曲、清徐等七大烈士陵园,在那里长眠着数以万计的英雄先烈,是不是可以在那里找到一些线索?

马上行动。烈士陵园还真的有阵亡通知书上的烈士坟墓!这让他惊喜不已。在几乎山穷水尽的时候,突然现出这么一丝希望,他身上收藏家的那种刨根问底的劲头再一次帮了大忙。一个夏天,一个冬天,他一有空就泡在烈士陵园里,七大烈士陵园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拿一瓶矿泉水,把大理石墓碑上的灰尘杂草冲洗干净,挨着个一排一排排查,几千座墓碑无一遗漏,在七大烈士陵园,居然找到几十位与他手里的阵亡通知书和烈士登记册里名字、籍贯相吻合的烈士坟墓。

龙华章、苏廷信、李宝顺、贾老巴、刘成仁、李漠元、刘克功、李光耀、毛通银……一个个熟悉的名字零零散散出现在各大烈士陵园。每对上一位,他就从旁边的地里扯一把野花扎成束,献在墓碑前,鞠躬,默哀……战友啊,你原来在这里!

事实上,每对上一位烈士,王艾甫的心里就会增加一份沉重,他惊喜着,但不痛快。

找到墓地,说明这些烈士是确实存在的。是真的。没有发出去,亲人们还不知道他们的死活,看来,也是真的。

成天往烈士陵园跑,一泡就是一天,至少显得很反常,连陵园的人都感到奇怪,就问他,这里面有你的亲人吗?

他如实相告,人家很不屑一顾:“这不是有病吗?”但是,谁能知道此刻王艾甫心里面的狂喜呢!他成天去,又成天跟陵园的人见面,一来二去,当初质疑的好多人都成了他的朋友,甚至主动前来帮他寻找。

他对朋友们说,你们看,有名、有姓、有坟墓,这东西呀,假不了。

送第一位烈士回家

2005年11月8日,湖北省云梦县钟垸村下起了一场小雨,南方晚秋里的秋雨下起来没完没了。莫非天亦为烈士垂泪吗?故乡的雨在迎接自己失散56年的儿子归来啊!

伴随着丝丝细雨,村子里的人一大早就忙活开了,全村的人几乎都赶到了村民郝章群的家里,大门上贴着大红的对联。村委会的干部们都在他家里忙前忙后,他们甚至在村口挂了10万响的鞭炮准备迎接远方来的客人。王艾甫事后才知道,这个村子几十年都没有办过如此盛大的集会。

当汤华明带着王艾甫一行人穿过绵绵细雨出现在村民们视野中的时候,一时间鼓乐齐奏,鞭炮齐鸣,全村的人都从村里涌了出来,伫立在村头。王艾甫虽然早在10年前就构思出这样的情景,这样的情景早就让他热血沸腾,但眼前的盛况还是出乎他的意料,他明白,这样盛大的场面不是为他而设,而是为了迎接他怀里的揣的那份穿过56年才姗姗来迟的荣誉,和那位因阵亡通知书没有发出而迟归的英魂。

同行的,还有五弟王致甫、太原市收藏协会的小任、《三晋都市报》记者翟少颖。

钟垸村村主任郝朝阳跑过来将王艾甫搀住,一行人在村里人的注目下来到郝章群的家里。

人未歇栈,王艾甫就把阵亡通知书的彩喷复制件,郝载虎烈士墓地及牛驼寨烈士陵园照片双手捧出,郑重地交在烈士郝载虎的两个堂弟的手上。王艾甫说:“郝载虎烈士为解放太原而牺牲,这一次能够找到他的亲人,我很高兴,作为一个太原市的市民,感谢你们的亲人为解放太原作出的贡献。今天,我把这份迟到56年的烈士阵亡通知书送来了。”

话虽正规,王艾甫心里却是惊涛乍起,密云翻滚,一瞬难息。这一刻,他等了整整10年,从年近花甲等到年近古稀。

郝章群和弟弟庄严地接过王艾甫递过来的阵亡通知书和烈士墓地照片,一脸肃穆,恭敬地将它们款款送至神位前,然后,焚香祭拜,礼敬如仪,全村的人随后鱼贯而入,分别祭拜。

郝章群向王艾甫深深地鞠了一躬。

郝章群说:“多亏了您的帮助,才知道载虎哥参加了解放军,而且是革命烈士,载虎哥牺牲得光荣啊!”郝章群甚至向王艾甫表示,他们亲属没有任何要求,知道了载虎哥的下落,知道他是为解放太原而牺牲的烈士,我们就要这份荣誉,让子子孙孙知道,我们村里出过这样一位英雄!

王艾甫了解到,在郝载虎参军之后的近60年间,这个封闭的小山村一直在猜测着郝载虎的下落,有人说他参加了国民党军队,后来被解放军俘虏又做了解放军,再后来,就当了叛徒,随蒋介石开到台湾去了。还有人说,他在外混得灰头土脸,穷困潦倒,无颜见江东父老。还有……民间辗转流传着关于郝载虎的各种版本,各种版本与烈士的事迹相去甚远,而且越来越远。村主任郝朝阳说,如果不是王艾甫及时把郝载虎牺牲的消息送来,各种传说还不知道会编出多少来,他的遭际将永远是一个解不开的谜团。现在我们知道了,载虎大叔是为革命而牺牲的烈士,将来要专门为载虎大叔盖一间房子,把他的荣誉放在里头,让子子孙孙都知道,载虎大叔是我们村里的一位英雄。

(本文摘自《送84位烈士回家》鲁顺民著,辽宁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第一版,定价:20.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