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数字鸿沟背后的教育反思

2007-08-08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易莲媛 我有话说

伴随着互联网的扩张,数字鸿沟似乎成为社会阶层新的分水岭。然而《儿童与互联网:计算机教学的行动研究》并没有停留在问题表面,比起抹平数字鸿沟

来,书中更关心的是如何实现一种更“好”的公平教育。

这本书采用了行动研究方法,所有的资料都来自于第一线的教学实践经验。1999-2003年间,该书作者塞特教授在美国南加州的富人区和穷人区各选一所小学,分别开设有关互联网的免费课程。这四年实践与研究成为本书的基础。他分析了来自社会底层的儿童如何利用互联网寻找信息的问题,指出如果没有正确的指导,互联网对于儿童来说更像是一个巨大的商场而不是图书馆。特别对语言能力不强的孩子来说,互联网里庞大的数据会让孩子们陷入长时间徒劳无益的搜索,从而产生挫败感。此外,儿童对于互联网上广告信息缺乏分辨能力,所以更需要老师和家长提供帮助。更为重要的在于,这种帮助并非仅仅是知识性的传授,而是要使儿童在引导下逐渐养成批判性思维。但是,塞特教授通过比较两所学校儿童使用互联网的情况,发现尽管上层社会儿童更容易接触互联网,但教育仅仅是把互联网作为数字化、标准化教育的工具,这除了为提供教育软件的公司带来巨大利润之外,很难培养儿童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下层社会儿童的学校由于分数的压力更难培养儿童的这种能力。

在此基础上,塞特得出结论: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儿童才能逐渐培养出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否则,互联网是不适合儿童的。它始终只能作为辅助性的教育手段,而教师才是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是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和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才是教育的中心。在这个技术至上的时代,一切不能数字化的、不能落为实处的东西都被视为不可信的。这一点,正是美国近年来的教育趋势。

塞特教授并非否认数字鸿沟的存在。他用了很大的篇幅来论述富裕郊区白人儿童与贫穷的市区少数族裔儿童在接触互联网方面的差异。而且他在少数族裔的儿童身上所用的精力远远超过了富裕白人儿童。甚至可以说,这本书实际上就是讲述了一所由拉美裔和非裔后代组成的小学中,儿童的网络使用状况,而那些富裕的白人儿童仅仅是作为对比的背景和讨论展开的平台。当他在研究了男女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差异之后发现,性别因素远远不如阶级和种族的差别明显。一切差别,归根结底都是经济的差别。即使是涉及数字鸿沟的问题,塞特的论述也没有走向技术主义,他论述的落脚点并不是如何让这些孩子与富裕的白人孩子一样有均衡的机会接触计算机,而是如何能够让这些孩子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得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尽管塞特教授的研究是基于美国基础教育的现实,但在全球化时代,中国与美国面临着越来越相近的问题。这本写于三年前的书更符合中国现状:互联网正以奇迹般的速度渗透到家庭,机房成为中小学达标的硬性标准,各所学校都尽其所能配备设施。但中国学校更重视基本知识和考试分数,这使教授计算机的老师不受重视,机房经常处于闲置状态。而且互联网教育往往成为互联网技术的掌握,很少培养学生主动利用互联网促进学习。而且面对互联网的普及带给儿童的种种负面影响,家长和老师更多单纯地限制上网时间,而不去引导他们批判性地使用互联网。塞特教授这本书恰如其时地出现,提醒了我们计算机技术仅仅是教育的工具而非目标,教师的正确指导永远比先进设备更有益处。使儿童们更好地适应互联网时代,不仅仅意味要培养他们拥有计算机技术、会使用计算机查找信息,更重要的在于要让儿童对互联网上纷繁芜杂的信息有清醒的辨别能力。说到底,当今世界上任何国家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有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健康的人,这也是本书带给中国的最大的礼物。

《儿童与互联网:计算机教学的行动研究》,[美]埃伦・塞特著,冯晓英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一版,15.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