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出版走出去“风头正劲”

2007-08-29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张洪波 我有话说

随着中国出版“走出去”战略的不断推进和逐步深化,中国的许多出版社、作家和版权代理机构都积极投身到“走出去”战略中。

中华版权代理总公司,作为中国最大的国家级版权代理机构,隶属于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1988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华版权代理总公司自今年年初成功将中央电视台大型电视

纪录片的影视同期书《大国崛起》系列(八种)、《于丹〈庄子〉心得》、《蚀》(茅盾)、《朋友》(贾平凹)等图书版权输出到韩国出版后,日前又将著名作家陈希我的长篇小说《抓痒》成功地输出到法国,林语堂的《中国人》输出到俄罗斯,这两本书都将于年内出版发行。所有这些展示了国家级专业版权代理机构在“走出去”中的实力。

“国内翻译,国外出版”成版权输出新模式

为了配合俄罗斯“中国年”有关活动,中华版权代理总公司加大了向俄罗斯输出中国作品版权的力度,先后接受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湖南出版控股集团、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等出版机构的委托,集中向俄罗斯有关出版机构推荐中国图书。将老舍的《正红旗下》,王蒙的《活动变人形》、袁珂的《中国古代神话》、楼庆西的《中国古建筑二十讲》和《中国小品建筑十讲》等作品陆续输出到俄罗斯。

在向俄罗斯输出版权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作品的俄文翻译很难解决。据了解,目前,俄罗斯汉学界呈现青黄不接的局面,俄罗斯能够翻译中国作品的汉学家均年事已高,而中青年汉语翻译人才大多数经商,能够承担翻译工作的中青年汉学家可谓凤毛麟角。因此,如何抓住瞬息万变的市场契机,找到合适的汉语翻译,是中俄双方洽谈版权贸易遇到的首要问题。不久前,中华版权代理总公司和浙江出版集团向俄罗斯输出《少林功夫》一书俄文版权过程中,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条“国内翻译,国外出版”的途径,顺利地解决了《少林功夫》的翻译问题。该书首先由中国资深俄语专家翻译成俄文,然后交由在中国学习、工作多年的俄罗斯专家和中国的主要译者共同初步审定译稿,最后交给俄罗斯出版社聘请的汉学家和责任编辑按照当代俄罗斯语言习惯和读者阅读习惯进行最后的编辑和校对,然后出版。中国专家的俄语译文得到了俄方出版人的充分肯定。现在,这种由俄方出资购买版权,由中方出版社组织翻译后交由俄方编辑、出版并发行的模式,得到了双方出版界和版权界的认同。“国内翻译,国外出版”,可以有效地弥补外国翻译家难寻和翻译费用居高不下的矛盾,同时可以充分发掘中国外语专家的作用,为顺利进行版权输出,找到了一种新的模式。

海外汉学家担当纽带

中华版权代理总公司的版权代理人员在实践中发现,在版权输出过程中,海外汉学家不但了解中国文化,而且还了解所在国的读者需求,他们比中国人更了解所在国出版社的实际需求,因此,海外汉学家对于宣传推介中国图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出版社完全可以依靠海外汉学家的优势,通过汉学家了解海外市场需求,做到版权输出有的放矢。

2006年,法国理由出版社计划翻译、出版反映中国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中国著名作家的作品。中华版权代理总公司根据法国出版社的需求,向该社委托的汉学家推荐了阎连科、徐坤、戴来、叶弥、邢汶等人的作品。最终,该社翻译出版了阎连科等五人的中短篇小说集《网联与猪毛》。前不久,法国汉学家巴彦选中了著名作家陈希我的长篇小说《抓痒》,认为此书如在法国翻译出版会有一定影响。最后,经中华版权代理总公司代理,法国理由出版社买下此书法语版权。

俄罗斯东方文学出版社决定出版老舍的《正红旗下》和王蒙的《活动变人形》,也完全得益于俄罗斯汉学家华克生先生的大力推荐。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和俄罗斯远东国立大学东方系是俄罗斯重要的汉语研究与翻译基地。这两个机构的汉学家除了撰写有关中国的图书外,还与俄罗斯有关出版机构合作,每年翻译、出版中国各类作品近百部。这完全是因为汉学家对中俄两种文化的熟悉和了解。

版权代理机构搭建海外渠道

中国出版“走出去”的一个主要障碍是“走出去”的海外渠道不通畅,即了解海外需求和向外输出版权的渠道不通畅。很多版权贸易做得好的出版社在海外都有自己的固定合作伙伴。海外合作伙伴的建立主要是依靠相互的选题需求,其次是长期交往所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

从降低成本和期望尽快获得效益的角度来看,选择权威的、有资信的代理公司,是中小出版社开展版权输出的一个捷径。专业版权代理机构都拥有固定的海外客户、了解海外市场需求、信息渠道通畅、人才专业、协调能力强等优势,同时一般都会在某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比如,中华版权代理总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在俄罗斯、东欧、法国、韩国、日本、越南等国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客户渠道。这种渠道不是简单的一个出版社或者代理公司,而是集海外汉学家、出版社、代理公司等众多因素于一体的综合优势,既可以提供客户渠道,还可以提供对象国的市场供求信息和客户的需求信息,最重要的是对国内出版市场和出版社的了解和掌握。海外出版机构、版权代理机构面对中国每年20余万种的图书,往往无从下手,自己很难从中挑到合适的选题;而且分别与国内出版社或作者联系取得样书和购买版权比较浪费时间和精力,效率也不高。在这种情况下,版权代理机构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比如今年年初,中华版权代理总公司成功向俄罗斯输出《中国人》、《少林功夫》、《中国古建筑二十讲》、《中国小品建筑十讲》,向韩国输出《大国崛起》系列图书、《于丹〈庄子〉心得》、向法国输出《网联与猪毛》、《抓痒》等,均体现了该公司海外渠道畅通和综合协调能力强等优势。

日前,中华版权代理总公司根据法国、韩国、越南等出版机构的需求,组织推荐了陆离、陈希我、盛可以、冯唐、魏微、须一瓜、荆歌、孙未等当代著名青年作家,以及凤歌、步飞烟、小锻、小非、杨叛等新武侠小说家的作品。

政府资助“走出去”

在海外出版机构出版中国图书过程中,翻译费用占很大的成本。为了鼓励海外出版机构对出版中国图书的积极性,实实在在地降低他们的出版成本,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从2005年起,共同启动了“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即采取资助翻译费的方式,鼓励各国出版机构翻译出版中国图书,让世界人民能够以自己熟悉的文字,通过阅读图书更多地了解中国。该计划是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的重要项目,已纳入中国《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重大文化工程。

2005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与英、美等国的10余家出版机构签署了资助翻译费协议,资助翻译费300多万元,资助图书170多种,其中一些图书已经陆续出版发行。2006年,“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工作小组同19个国家的49家出版机构签署了资助出版协议,资助图书项目210多个,340多册,涉及文种12个,资助金额1000余万元人民币。

许多海外出版机构原来虽然对于翻译、出版中国图书抱有很大的兴趣,但是由于翻译费用较高而无法购买版权。“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的出台,恰逢其时,正好解决了许多国外出版社的顾虑和担忧。“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实施三年来,通过创办英文杂志《CHINABOOKINTERNATIONAL》和“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网站www.chinabookinternational.cn,积极利用法兰克福、巴黎等国际大型书展,开展宣传推广活动,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中国已有28家大型出版机构申请加入了该计划,海外累计有20多个国家、50多家出版机构申请了翻译资助项目。

“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的实施,对中国图书大规模地进入国外主流市场,推广中国优秀文化,介绍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增进世界对中国的了解,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07年,在俄罗斯“中国年”框架下,中国将作为主宾国参加9月第20届莫斯科国际书展,并举办“中国主宾国”系列活动。中国国家领导人、新闻出版总署、文化部和中国作家协会的领导将出席莫斯科书展开幕式,中国国家领导人向俄罗斯国立图书馆赠送中国图书。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和中国作家协会组织了300多人的代表团参加莫斯科书展。一批中国文学、科学、艺术作品版权陆续输出到俄罗斯。在1000多平米的展台上,中国将展出图书8000多种、20000多册,举办“中国出版的俄罗斯图书展”和“俄罗斯出版的中国图书展”、汉语教学材料展、2008年北京奥运吉祥物展、中国雕版印刷技术现场演示等,并举办40余场文化交流活动。《少林功夫》、《中国人》、《正红旗下》、《活动变人形》等一批很有影响的中国作品即将在莫斯科书展举行首发式。

中国作家协会每年也有计划地资助一些国外的出版机构翻译出版中国著名作家的作品。2007年,中国作协资助的《当代中国中短篇小说选集》(三册)在俄罗斯出版。

2007年,中国出版走进俄罗斯。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