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治学最苦是研究生

2007-09-05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向志柱 我有话说

现在强调扶植、关注弱势群体,那么,研究生(本文指没有单位提供经济来源的正规的在校生)在学术领域就是弱势群体,值得人们多方面关注。

查找资料最苦。研究生确定学位论文选题之前和之后,往往被要求“渴泽而渔”,尽可能穷尽资料。资料时间是从古到今,范围是从中到外,形式是从文字到图片,害得研究生

们从早到晚,从冬到夏,“上穷碧落下黄泉”,搜检极其辛苦。版本使用不当就有可能受到答辩委员的指责,如果没有文献背景或者综述,自然难免受责。相比而言,许多学者出版专著,又有多少查找资料的辛苦呢?

买书最苦。现在学术图书市场有两个现象:一是新书多,一是书价贵。这让囊中羞涩的研究生又喜又忧。喜的是几乎想要的书都有,忧的是普遍多卷本,大部头,豪华装,标价昂贵。怎奈囊中羞涩,牙缝里挤出的米米太少。只有等到“书老纸黄”特价销售的时候,再买。更苦的是,现在出书滥而杂,与赞助或者自费出书的出版背景有关,许多所谓学术著作,往往为评职称、上博士(硕士)点、课题结项而作,粗制滥造,水平低下。对研究生来说,这些书就是鸡肋,不买遗憾,买了后悔。

发表文章最苦。当今实行的学术规范,要求职称、学位、单位、年龄等一应俱全,编辑的眼睛是很容易看到这件“外衣”的。对于同等质量的论文,若是教授兼博士,好感自然加强;若是博士生导师、院士,自然是“快车道”;研究生的论文自然靠边站了。由于期刊受到反馈等评价因素影响,学术期刊客观上而非主观上对研究生采取了不是扶植而是压制的方法。许多刊物,尤其是比较差的刊物,就等着研究生来掏钱发表文章。在收取版面费、得到学位、提高找工作的筹码之间痛苦权衡,最后,研究生的文章发表了,心态却失衡了,学术也没有荣光可言。

得到学术承认最苦。学术引用有多种形式,直接引用、间接引用和化用等,完全取决于学术需要,没有高下和轻重之分。但是现在许多学术引用往往由学术名望地位和人情因素等非学术因素决定。有学术名望和地位和人情关系的被明确引用的较多,而不出名的学者和不出名的刊物便被省略和忽视了。研究生必须一步一步从最底层做起,何时有个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