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秋凉乍起好书升温

2007-09-12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丁杨 我有话说

刚刚过去的八月,上海书展、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依次上演,引致图书市场上新书扎堆,一时令人眼花缭乱。及至热闹退去,秋凉乍起,值得收入书房、捧在手中的书,仍是寥寥可数。毕竟读者时间和精力都有限,好书似也不必太多。

先后在美国哈佛大学读博,在英国剑桥大学任教的荷兰人方德万是位汉学教授,对中国

近现代史颇有研究,他的《中国的民族主义和战争(1925-1945)》一书详尽写到1925-1945年这20年间的中国历史风云,观点较以往欧美学界看待这段中国历史的角度有异,即中国的问题要靠中国来解决,要从中国自身寻求答案,不乏中国学界借鉴之处。专注于延安时期历史文化研究的学者朱鸿召在《延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1937-1947)》,也是用不同常规的侧面回望延安那段火红岁月,从饮食、人文、男女、风物这些看似与革命关系不大的方面细致地描述当年的延安,由此不难思量延安何以成为几代中国人心目中的“革命圣地”。

许纪霖的《大时代中的知识人》,是写曾国藩、胡适、闻一多、王小波这些已印在所处时代,甚至影响已超越时代的中国知识分子,但又不局限在这些人物本身,透过人物命运观照不同时代知识分子的使命与命运或许才是作者的本意,是写“他们的心灵史或者精神史”(许纪霖语)。《1949年后的梁漱溟》也是在写人,记录了这位20世纪中国重要思想者后半生的日子,进而,这本书成为梁漱溟晚年思想轨迹的一种勾勒。时间跳回到19世纪60年代,其时印象派诸画家在欧洲方兴未艾,持续将近20年的印象派风潮其影响至今犹在,《印象派画家的日常生活》一书正是由此入手,顾名思义,该书无意高谈印象派的艺术价值,也非单纯的画家生平罗列,而是从画家的日常生活为切入点,以画家聚集的沙龙为场景,借以帮助读者更加客观地看待那个美术史上的传奇年代。

当中国出版“走出去”成为本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不可否认,近来的文学图书依旧原创乏力,仍是“走进来”的唱主角。以色列大作家阿摩司・奥兹的长篇自传体小说《爱与黑暗的故事》可算近期引进文学图书中的重量级作品,该书以史诗般的气魄写出了一个犹太家族的百年史,也折射着整个犹太民族的历史,加之奥兹本人来华与读者见面,小规模“奥兹热”似可预见。以处女作《追风筝的人》赢得全球声誉的美籍阿富汗人卡勒德・胡赛尼的第二部长篇小说《灿烂千阳》中译本于前不久问世,这是个关于战乱中的阿富汗的故事,在战争与宗教、男权桎梏中抗争的女性,两代阿富汗女子,因共同的不幸遭遇被命运拉在一起,她们的关系的起伏变化也推动着全书的情节进展,胡赛尼在书中对女性内心的刻画似比写男性更胜一筹,对故事的驾驭表现得越发成熟。近来国内引进推出多种美国作家(还身兼小说家、诗人、翻译家、导演之职)保罗・奥斯特的小说作品,《幻影书》是其中之一,一个骤失妻儿的中年男人,将落寞无望寄托在疑似过世多年的某个好莱坞喜剧明星及其作品身上,并将这种寄托凝聚成一本关于这位明星的书。一封意外来信,打乱了他封闭而有规律的生活……这部作品具有多处畅销书的潜质,它也具备相当的成为经典的可能,作者匠心独具的缜密设计令整部作品就像一个魔比斯环,多条叙述的角度交错之间,读着读着又仿佛回到原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