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恐惧的理由

2007-09-19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冬安居 我有话说

苔丝・格里森(Tess Gerritsen),华裔女作家。毕业于斯坦福大学,曾作为一名非常成功的内科医生在檀香山行医多年。因酷爱写作,并且为了照顾两个幼儿,她辞职成为职业作家。1996年

出版的《宰割》是她的成名作。从那以后她的每本书都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迄今她已经出版18本小说。苔丝的小说对女性心理刻画入微,擅长营造紧张气氛,故事情节曲折离奇,对人性的把握深刻。

我总觉得,恐惧和恐怖的级别相差很大,就像孤独和寂寞的档次不同一样。

一双绣花鞋,一具诡异的尸体,一段凄惨的音乐,一个?人的影子,就可以很恐怖。而恐惧则是……设想一只秋蚊子落在你胳膊上,你会怎么样?当然,你手起巴掌落,争取把它拍成泥。但进而设想一下,你已经死了。现在这只蚊子降落,你完全无能为力,眼睁睁看着它从容地吸你的血,肚子渐渐膨胀,最后摇摇摆摆、心满意足地飞走。然后,苍蝇、蝼蚁、臭虫都来了,你成了虫子们难得的一顿满汉全席大餐,它们齐集在你身边,围着你咬噬,慢慢品尝你的皮肉血筋,直到最后留一副白骨……

这时候你心里的感觉,就是恐惧。恐惧的第一要素,是死亡。

恐惧的第二大要素,是未知。

下班回去,开门进家,这是常态;如果你知道关着的这扇门后面有只老虎,你会害怕;如果知道门后可能有具尸体,你会感觉恐怖;如果你知道或预感到家里发生了可怕的事情,却并不确切知道到底是什么,这时站在关闭的门前,你的感觉是恐惧。未知在你的认知范围之外,让你无从知晓、难以预防,也无法控制,只能被动地承受后果,这样才格外具有心理摧毁的力量。

所以,恐惧是有章可循的,它根植于人性最深的两样东西:拒斥死亡,求知和控制的欲望。我们甚至可以列出一条“恐惧定律”来:有巨大的危险(一般就是死亡)存在,它就在你身边,潜伏在你的日常生活中,而你完全不确定它将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爆发。

好的恐怖小说,就是要写这样的恐惧,而不是恐怖。不仅是讲一个吓人的故事,剖析一桩谋杀案,不仅是营造紧张的氛围,还要唤醒人性深处潜伏的恐惧感。

从这个意义上说,苔丝・格里森作为“惊栗悬疑小说家”,至少是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她的《替身》讲了一个并不很恐怖、但疑云重重的故事。女法医开完会回家,发现“自己”被谋杀了。她从不知道自己在世上还有这么一个孪生姐姐。当然,她想找到自己的生身父母。生母找到了,在监狱,是一个疯狂的连环杀手,还是人贩子。她杀孕妇,卖她们的孩子谋生。知情者一个接一个地死去,女法医的身世变得越来越模糊,她是杀人狂的女儿,还是某个受害者的女儿?狱中的女杀手背后,还有谁?而在追寻的过程中,她慢慢地爱上了被害姐姐的情人,一个夫妻关系紧张的警察。这段恋情将带来什么?

小说的叙述并不复杂,只是神不知鬼不觉的把“爱”和“死”两条线索交错起来,让两个系列谋杀搅到一起,就足以造成扑朔迷离的效果。即便如此,智商高一点的读者仍然可以在倒数十来页的时候就猜到整个故事的结局。所以,小说真正的迷人之处,不在于最后的“抖包袱”,而在于看到最后一页,一切都真相大白的时候,读者慢慢地合上书,反而从心底里升起迷云来:就这么一个故事啊,不算太恐怖啊,它怎么就让我感觉浑身凉飕飕的,怎么就那么恐惧呢?

细想想,原来它让我最后害怕自己血管里流的血,害怕自己的基因、自己的身体、自己天生带着的父母留下的印记。我自己才最让我恐惧,因为它指向死亡,因为它似乎是我完全不能了解和控制的。女法医苦苦寻求,想知道“我是谁”,也就知道“我不是谁”。可不管怎么说,“我们都是魔鬼的后代”。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是谁,你会恐惧,因为恐惧的第二要素:未知。如果你已经知道了,你还是会恐惧,因为恐惧的第一要素:死亡。作者制造了这样一个圈子,让你永远在恐惧中,怎么也绕不出去。这不能不算某种程度的高妙。

曾有一个说法,顶级的心理医生必然有一个兼职,或者是变态杀手,或者是小说家。不知华裔美国作家苔丝・格里森算不算被言中。这个一度很成功的女内科医生,因为要照顾孩子,更因为酷爱写作,辞职当了职业作家。医生在她血液里留下的东西――对死亡的理解、对人性的把握、对微妙心理的熟悉――都留在了文字当中,并帮助她从1996年出版成名作《宰割》开始,18本小说都进入了《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排行榜,《替身》更是荣居书榜第一名。或许,曾经的医生身份,也是她能让人恐惧的理由吧?

《替身》,[美]苔丝・格里森著,赵薇译,新星出版社2007年4月第一版,24.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