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自觉的弘扬系统的探索

2007-09-19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甘祥满 我有话说

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和代表之一,他的思想和主张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历史,对于现代世界的发展也有着积极意义。在当今全球化、多元化的时代,我们更需要文化上的自觉,而文化自觉的基础则是对自身文化传统有深切的认同和理解。新近再版的《人性的寻找:孔子思想研究》(以下简称《寻找》)正是这样一部自觉

弘扬传统文化、系统探索孔子思想的学术著作。该书的作者王恩来是一位“业余”学者,所谓“业余”可能一是指作者本来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而非中国哲学的专业背景,二是指作者是在担任地方党政领导之余来做学术研究这种身份。纵览《寻找》,作者的治学态度、传统知识以及文字功底都丝毫让人看不到这种“业余”性。

全书特点鲜明,这就是以孔子的人性论为中心,试图对孔子思想做系统的探索。在很大程度上,古代哲学家、思想家的思想体系是后来研究者“重构”的结果,但是从学术研究角度来说,后来的学者按照自己的理解来重构其体系也无可厚非。要重构一个思想家的思想体系,大概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进行:一个是平面的,一个是立体的。平面的体系是试图把思想家各个方面的内容平行地组合起来研究;立体的体系则是从该思想家最深层、最核心的概念开始,一层一层逐步地推展、演绎。《寻找》一书虽然以“人性”为主题,但通观全书,作者对孔子思想体系的建构,主要还是从平面的角度来进行,即把孔子的思想分为仁学体系、中庸思想、礼制主张、宗教观、义利观、人才观与教育思想等九方面来分别研究。不可否认,对这九方面内容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孔子思想。作者对这些内容的探索,都是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鉴别、有批判地进行的,在很多重要问题上都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作者认为,孔子的思想体系是以“仁”为核心理念,以“中庸”为根本方法,以“礼”为主要内容建构起来的。“仁”是孔子的中心观念,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范畴,也是儒家学说得以确立其主流文化地位的根据。作者从“仁”字的起源考证开始,全面分析《论语》中“仁”的含义,最终确认“爱人”为仁的基本内涵。作为孔子思想体系的重要哲学范畴,“中庸”则是认识和把握客观事物及人的思想行为的根本方法。通过严密而翔实地对中庸非“折中”义的考证,作者把“中”的基本含义界定为“正”或“正确”,把“庸”的含义定义为执中、用中。关于孔子的礼制主张,作者认为“礼”是“仁”的表现形式,是具体体现其道德原则、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的行为规范。这些对孔子“仁”、“礼”、“中庸”关系的论述,应该说都把握到了孔子思想的主旨。

对孔子的孝论,该书认为,“孝”本属于家庭伦理的范畴,其直接功用在于家庭建设,但孔子倡孝还有更深的创意,就是推行他的“仁”的主张。根据孔子“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的说法,作者认为,“孝”是子女对父母的爱,“泛爱众”则是对其他人的爱。从家庭到社会,从“孝”到“仁”,是一个从小到大循序渐进的过程。作者认为,仁是孝行境界的新提升。以孝为基础,培养仁爱的精神,这也是孔子的精神境界。作者的这个说法,确能使我们对孔子的孝论有更深的理解。

《寻找》一书重点探讨了孔子的宗教观。作者认为,孔子是人类文明史上较早对有神论提出质疑并对原始宗教进行改造的思想家。从“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都表达了孔子对有血肉之躯的人的重视,表明了以人为本位而不诉诸宗教信仰的态度和追求。孔子的思想体系强调的是以人为本位,重视世俗道德而不是宗教权威,并以人生价值的实现为终极关怀。孔子这种全神贯注于人生而不是期待神的救赎的主张,恰恰是非宗教意义的终极关怀的哲学境界。

《寻找》一书的第二个特点是该书主标题所体现的以孔子的“人性论”为中心。作者认为,孔子对人及人性的认识,是其推行仁德的哲学基础。该书作者试图在仁学体系、礼制主张、教育思想以及孝论等章节中以孔子的人性论为基础展开论述。不过,就全书来看,作者对人性的论述并不是很多,对孔子思想体系中“性与天道”之形而上学层面的注意和发掘也稍显不足。换句话说,在对孔子思想的全面研究中,作者似乎并没有非常突出地把人性思想研究作为重点来对待,所以难免使全书的理论深度受到一定影响。

该书是在国学历遭近代磨难而又渴望重现复兴曙光的今天出版的,同时也是在一个文化多元化、科学作为第一生产力的时代问世的。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要潜心研究孔子已属难得,而要对孔子思想做系统的考察、并致力于从孔子思想系统中寻找有用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历史资源,当然更非易事。该书作者王恩来抱着对孔子的尊重和宣扬的态度,本着严谨的学术研究原则,写就了这部30余万字的著作,这个努力值得充分肯定。全书立意新颖,不乏灼见,是近些年来对孔子思想做系统探索不为多得而且很有意义的一部学术著作。

《人性的寻找:孔子思想研究》,王恩来著,中华书局出版

[值班总编推荐]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值班总编推荐]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