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愿更多书店创造城市文化经典

2007-10-10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重庆市南岸区 李北陵 我有话说

近日,重庆,位于主城区解放碑附近的精典书店,一场特别的活动在这里举行:6位重庆女作家集体出书的研讨。作为一个时时关注图书市场和图书出版的评论人,我尤为感慨的是精典书店创造的经典――为女作家集体出书提供展示的平台,为重庆读者与山城“美女”作家亲密接触提供机会,让重庆有名的作家一个个在这里公开与

读者一起讨论写书出书读书。在重庆众多书店中,这是开天辟地。这开天辟地,就是一个经典。

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书店就是图书的大卖场,商业对话的场所――现货交易,你卖我买,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图书码洋和实洋,理当是书店的惟一。可精典书店与众不同,在寸土寸金的有限书场,专门辟出一块空旷之地,为作者与读者创造面对面的机会,追求的却是文化――一种尤少商贾之气的文化氛围。这追求,创造的就是一座城市的经典。

“精典”创造经典,似乎不是偶然。今年4月一篇报道称,浙江图书大厦的总经理徐冲谈他考察的印象:重庆的精典书店,身处解放碑前的闹市,左手是民航售票点,右手是火锅店。但一踏进书店,嘈杂就被隔在门槛之外。这家书店里有着一种“不加掩饰的特有的乱”,一种“熟悉而亲切的如同自家书房般”的乱,塞得满满的书架,竖排横躺,架床叠屋,大小高低,错落无序。这逼得读者将全部心思放在书上,连交谈都成了漫不经心的嘀咕。“这样的书店,除了浏览、寻觅、阅读、还有在收获的满意中掏钱点票子外,还需要做什么呢?”也许,远在杭州的徐冲先生不知道,重庆的精典书店而今已经搬家――被城市的喧嚣和浮躁挤进了地下室,但人气之旺却胜似过往。原因何在?从“精典”创造的经典中,我们或可悟出许多。中国现在还没有高品质城市文化象征的“地标书店”,那不是因为缺少气派的硬件――面积、品种、销售额,而是尤其缺少对读书人发自内心的关怀,那种厚重的人文精神、传统和历史的积淀。但愿,有越来越多的书店和重庆精典书店一样,创造经典,成为人们期待的例外。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