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记忆的力量

2007-10-17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赵牧 我有话说

虽然在时间飞逝中,历史如同残片一样纷纷坠落在尘埃里,但带着色彩和光影、声响和味觉的记忆,沉入心底,重新梳理这些记忆对于一个人也好,一个民族也好,都是必要的。

青年时期的钱钟书

《和钱钟

书同学的日子》是常风先生的一篇文章,同时,又被用作韩石山先生主编的一本书的书名。作为文章,作者以追怀往事的笔触,在诉说当年与钱钟书同在清华大学读书及交往时,流露出深切的抚今追昔而物是人非的感伤。韩先生主编的这本书,所有文章都来自他所担任主编的《山西文学》,是其中历史文化随笔的精选,内容主要就是对活跃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那一代文化人的回忆、追思以及种种是非纠葛的分析和考据。

对活跃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那一代文化人,许多当下的年轻人,似乎已经觉得非常陌生了,即使有些微的印象,也大多来自肥皂影视剧上的为我所用的现代演绎,很有些一鳞半爪,浮光掠影,八卦绯闻的味道了。在这样的时代氛围中,韩石山先生却坚守着自己的“历史癖”和“考据癖”。很久之前就在《文学自由谈》、《中华读书报》等各处报刊看过韩石山先生的文章。他剑走偏锋,总能发别人所未发,议别人所未议,而之所以能如此,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他总能从历史的缝隙和边角处发现新奇。尤其是,那些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文化掌故,他都能信手拈来,证明崇新尚奇,其实并不是今天的发明与专利。那个时代的许多学贯中西的文化人,比起今天被欧美消费文化与快餐文化牵着鼻子走的年轻人来,对抛却传统接受异质似乎有着更加坚定的自觉。这中间,许多思想发生碰撞和交锋,于是经验了无数挫折和失败,留下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物,从韩先生的文章中,我们是有着更加切实的体会了,而理解这一点,再来看韩先生主编的《和钱钟书同学的日子里》这本书,就不难感觉到他对活跃在那个年代的文化人的关注,是有着现实关怀在里面的。要知道,韩先生可一点儿也不是那种一味扎在故纸堆中的老学究。而无数事实也都在证明,虽然在时间飞逝中,历史如同残片一样纷纷坠落在尘埃里,但带着色彩和光影、声响和味觉的记忆,沉入心底,重新梳理这些记忆对于一个人也好,一个民族也好,都是极为必要的。因为,在那重新唤起的记忆中,有着关于一个生活的变迁的秘诀,有着预示未来的启示和力量。

《和钱钟书同学的日子》这本书共三辑。第一辑为亲历者的回忆,比如艾治平的《听胡适校长讲演》、贾植芳的《我的抗战生活的回忆》、张源潜的《西南联大琐忆》以及常风的那篇同名文章等。作者们不仅是当年的文化现场的观察者,还是不同程度的介入者。他们在迟暮之年,以一种落花流水春去也的心情,给我们回首恰同学少年的流风余韵,其中的无奈和眷恋,令人动容之外,也会生出无限的向往来。

第二辑“探究”,“以文人为题,缘文论史”,对施蛰存、徐志摩、胡风、老舍、张恨水、聂绀弩等文化名人,书的广告词:“既有逆流而上的追溯,又有沿波而下的浏览;既有严肃的研究讨论,又有轻松的撷英拾趣”,恐怕是最适合这个部分了。

第三辑“考稽”。这其中的文章,有的是沿袭了第二辑的思路,企图在尘封的故纸堆中打捞那些逝去的历史细节,但有的却是辩驳,比如陈学勇的《也谈林徽因与冰心》,比如张耀杰的《给前辈学者进一言》,针对一些人事纠葛、历史细节,提出不同的看法,做出不同的描述,力求恢复一个更加真实的历史现场。不能说我对这样的一些文章更加喜欢,但是我确实觉得,在这样的一本书中,这一类的文章是不能少的。因为历史是很复杂的,即使是相同的一个事件,视角不同,作出的描述也是不同,更不用说许多的细节可能已经湮灭在历史的烟雨中,在来不及把握与分析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随风飘逝,只留下一个充满记忆与诱惑的背影。“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当时的惘然正是给日后的追忆提供了意义创造的空间。所以,曾经的历史现场,即使当事人的叙说,都有许多辩驳的余地,我们也实在有理由对他们故事提出自己的怀疑。在这个意义上,我非常欣赏韩石山先生对文章的选择与编排,觉得只有有了第三部分的这些辩驳文章,整本书在结构上才完整了,而若不然,前面的那些回忆与探究,就都成了自说自话了。这也许是韩先生“历史癖”和“考据癖”的证明,他自己本来就是坚持尽信书不如无书的道理,而且经常能在无疑处见疑,拿来他搜索到的历史边角料,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的。

写文章如此,编书也如此,在这样的一本书中,我们不仅感受到了逝去的那个时代的文化体温,而且触摸到了韩石山先生治学的精神。他不仅自己抱着深刻的怀疑精神,而且也要把这种怀疑精神放射出去,让这种于不疑处见疑的精神在他的读者中生根发芽。

《和钱钟书同学的日子》,韩石山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7月第一版,26.00元

[值班总编推荐]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值班总编推荐]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