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崔永元撰文谈读书

2007-10-17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记者 鲁大智 我有话说

本报讯 两年前王春元的《忏悔无门》上市,崔永元写过一篇关于“忏悔”的来信,引起了广泛关注。2007年10月,王春元新作《灵魂21克》(作家出版社)面世,崔永元再执笔端,针对本书的评论文章《灵魂出窍》,在上网的第一天,受到了近万人的追捧。

崔永元说,《灵魂21克》看得比较“头疼”

,写了一篇“语无伦次的序”,把想不明白的话都写了出来。他和王春元一样,骨子里都是好人,都喜欢雷锋,喜欢焦裕禄,谈到理想时仍然心潮澎湃。他说:“《灵魂21克》上市7天就重印,热销说明大家看重灵魂,看重有所寄托。”

崔永元在谈到读书时说:“我几乎每天都在读书,我有时间,凌晨4点才睡,12点开始看书,看得很踏实。看书是上大学时养成的习惯。老师给我们列了书单,别人都读,我也读。看巴尔扎克,一个月都看不完,看到第5页,前4页忘了。后来我发明了一种方式,读自己喜欢的书,不读老师推荐的书。我喜欢戏剧和电影,尤其是印度电影,喜欢读书,戴望舒、徐志摩、田间,得谁看谁,完全由着性子来。我看书有优越的条件,有很多寄来的书,看到无聊的我马上送人,‘送你一本书,特别畅销!’显得我特别大度。我看书喜欢同时进行,看一本书容易疲倦,交替着读好些。”

崔永元读的第一本字书是竖排版的,一页老翻不过去,容易看错行,后来拿尺子比着看,就是吴运铎的《把一切献给党》,看得他流眼泪。他认为,读书是个体的行业,伴随着思考。看电影都是从众,人家哭你也哭,人家笑你也笑,其实没那么可笑。书有充分的时间让你思考,可以反复读。读书真是一个高级享受,既然是高级享受,带给人的影响也是高级的。

谈到女儿,崔永元用“非常苦恼”4个字形容对女儿的教育问题。他说:“我想把她塑造成一个有灵魂的人,或者灵魂相对重的人。我经常不知道如何回答她的问题。比如她是否当班长,选举是不是公平,怎么跟她说呢。我希望她别那么有才华,过得舒服一点。我说过一句名言――我觉得特别像名言,我宁愿她是快乐的农民,也不愿意她是忧郁的知识分子。对身边的每个人好,能够接受现实。”

王春元成立“人物传记工作室”,开始游走于电视与文学的夹缝。崔永元对此评价,“写书的人很了不起,起码是很有毅力。我也掌握很多素材,可是我就写不了小说。《不过如此》每一章都很短,都是一次写完,写得要吐。因为放一两天就不是味了。后来我问余华,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余华说他不存在这个问题,放两个月照样写。”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