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鲁迅”与“东亚鲁迅”

2007-10-31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李冬木 我有话说

“鲁迅”在海外,尤其在日本,占有“现代中国学”思想文化领域研究的很大比重,是“现代中国”构成机制当中的不可缺少的要素。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起,日本学者研究鲁迅和中国现代文学的论文或专著仅以单行本的形式在中国出版的就不下三十几种。与此同时,《韩国鲁迅研究论文集》(鲁迅博物馆编,河南文艺出版社,

2005年7月)也出版发行了。作为一个在译介方面做过一点工作的译者,我当然盼望能早日看到这方面的有系统的整理和评论,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觉得张梦阳的《鲁迅学:在中国在东亚》,是作者继《中国鲁迅学通史》之后又一本重要著作,此书系作者2005年在日本爱知大学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讲授的内容结集,在构思时所要面对的是在日本听讲“鲁迅”的学生。其主题之一概括来说就是“鲁迅学在中国”,可视为作者自身“鲁迅学”的精炼、抽取和衍伸阐释。而书中的《“竹内鲁迅”与“中国鲁迅”》、《韩国鲁迅研究之我观》、《跨文化对话中形成的“东亚鲁迅”》这三章亦很值得一读,它们构成本书的另一主题,即如何看待“在东亚”的鲁迅学的问题。

“东亚鲁迅”是作者导入的一个新范畴,尽管从区域来看目前还只是中国、日本和韩国,但却预示着“鲁迅学”将上升为一种新的多边对话平台的可能性以及作者对此所付出的努力。在东亚的视野内,鲁迅是个当之无愧的“文化复合”的承载体。因此,“东亚鲁迅”这一范畴的确立,意味着中国鲁迅学将有可能自觉建立一套由多边视角构成的参照体系。

作者在他的“东瀛说鲁”期间,获得了直接置身“东亚”之场的契机,参加各种学会,作报告和听报告,质疑也答疑,接触包括日本和韩国学者在内的各国学者,并且开始系统阅读日韩两国学者的论著。他看到了中国鲁学所看丢的一些东西:

在大阪一家书店里,我看到一本介绍夏目漱石的彩色画报,翻开一看,感到非常眼熟,仿佛在哪里看到过。回头细想,才明白是从关于鲁迅、周作人的图片资料中看到过类似的生活场景、生活用品和生活氛围,二周受夏目漱石的熏陶真是太深了。连神情、味道以至那上唇的两撇小胡子,都是夏目漱石式的。……鲁迅的进化论思想等也都是从日本学者丘浅次郎那里来的。可是至今对于这个问题,在中国国内尚无充分的研究,甚至于尚无明确的认可。

作者对竹内好的“他者视点”非常看重。在有关“东亚鲁迅”的部分里,不论“个论”还是“总论”,都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将这种“他者视点”进一步系统化的倾向。书中涉及到二十几位日、韩学者的论著或观点,除了中国读者已经熟悉的竹内好、丸山升、伊藤虎丸、木山英雄、北冈正子等一批日本学者之外,还有正在开始熟悉的以朴宰雨为首的一批韩国学者,作者把他们构筑在自己的“跨文化对话”框架内,就使这些国度不同、论题各异的鲁迅论彼此不再分散和孤立,从而浮生出由一个个“他者视点”构成的另一个“鲁迅学史”,作者通过与前者的对话在重新审视着自己背后的中国鲁迅学史。而“东亚鲁迅”的核心是“抗拒为奴”的观点,其实也正来自竹内好。作者眼中的“东亚鲁迅”,恰恰是中、日、韩三国鲁迅学家长期研究所得到的共识,是史家对各个“他者视点”的取精用宏。

《鲁迅学:在中国在东亚》,张梦阳著,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5月第一版,30.5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