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学语文课改不宜定位在空疏的人文性

2007-11-07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记者 陈香 我有话说

本报讯 “现在我们讨论语文改革,比较多的声音是关于人文性的。讲素质教育,培养审美的能力,毫无疑问都是题中应有之义,但是不能忘了语文最基本的功能。如果学习语文多年,基本的读写能力没有过关,学生日后找工作都会有困难。”近日,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教授表示,语文有素质教育功能,

但不能简单认为语文教育就等于素质教育。日前,温儒敏已接受教育部的邀请,出任“国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专家组召集人”。

教育部2003年颁布“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之后,推动了一场关于中学语文教学的大讨论。现在,比较集中的意见就是众口一词抨击应试教育,抨击模式化的训练,认为语文的定位应在人文性。对此,温儒敏有不同意见:“中学语文改革应该考虑大多数人,首先要解决他们基本的读写能力,特别是阅读能力,还有信息处理和文字表达、语言交际能力。”温儒敏告诉记者,语文课实际性很强,必须有反复的训练和积累,训练的过程不可能都是快乐的,甚至不可能都是个性化的。把语文功能无限扩大,到头来只能是“淘空”语文,他强调,语文的人文性是在语文教育基础上体现的人文性。

针对现在大学中文系对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冷漠,温儒敏也提出了自己的批评。“现今中学教育的许多课题需要有人调查研究,可是,这些课题在大学中文系没有位置。”温儒敏说,过去的大学中文系和中学语文教学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许多著名的前辈学者都曾涉足中学语文,为中学编教材,参与中学语文课程的讨论,在这个领域有不可替代的贡献。

据记者了解,温儒敏有关的文章已经结集为《语文课改与文学教育》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