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电动肥皂剧

2007-11-14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赵强 我有话说

  “我在”比“我要”更加重要,这使得各个相关的部门必须配合“我在”的需求,容不得半点闪失。观众也许可以接受大结局整体延迟一天,但根本不能接受自己在报纸上看到剧情之后再去观赏那个将变得索然无味的最后审判。

《热带天堂》剧照

9月28日这一天,巴西国家电网公司加大了供电量,因为热门电视剧《热带天堂》播出大结局。据说这已成为惯例,国家电网发言人表示,“电视剧播完之后,数以百万计的观众将会从扶手椅或沙发中站起来,然后点亮客厅内的灯,接下来会打开冰箱取出一瓶冰镇啤酒,或者是在微波炉内加热一些食品。”突然出现的用电高峰可能会导致全国性大停电,因此,在有重大足球比赛直播或是其他吸引大量观众的节目出现时,供电量都必须加大。这则新闻让人想起古老的墨西哥电视剧《女奴》,动辄一百来集的电视剧似乎是美洲的传统,已经很久没有在国内的电视台看到过了。巴西环球电视台统计,有90%的人收看大结局,人们都迫切地想知道恶棍Taís的下场和女主角Bebel最终的命运。

南美一般被描述成悠闲而慵懒的世界,这种心态使得平均200集左右的电视剧成为人们追捧的对象,同时,也许只有追了200集以上才能培养出对大结局如此急迫的心情吧。曾经跟一位研究大众传播的专家讨论过直播的诱惑,一个万众瞩目的事件,在媒体的推动下,把现场第一时间展现在受众眼前,强烈的在场感和融入感所带来的刺激,作用于人们的神经,造成参与大于结果的结果。如果已经知道了结果,事件便成为历史而非此在,对事件的关注与回顾更多在于了解事件的过程与欣赏事件的艺术性了。直播与录播的区别便在于由现代传播技术与营销手段共同打造的重此在而轻存在,与其说是与自我关注的人物或事件同呼吸同命运,不如说是共同关注这些人物或事件的个体迫切地希望以一个群体的姿态介入其中,成为布景而非观众。

“我在”比“我要”更加重要,这使得各个相关的部门必须配合“我在”的需求,容不得半点闪失。在网络电视盛行而又达不到电视转播效果的今天,某场体育比赛直播时,穿梭于各个直播媒体之间,去比较几分钟的延迟,寻找最快的那一个,可以成为一种很独特的体验,有点类似拿着遥控器不断换台,看同一个电视剧里的人物在前后剧情中跳跃。剧情可以成为陪衬,进度更为关键。巴西国家电网公司对《热带天堂》的重视并非杞人忧天,因为在大结局前天在里约州18个城市和圣灵州部分城市就出现了大停电,虽然原因是输电电缆故障,但防患于未然,也体现了电力部门的人文关怀。试想那天如果真的出现停电,有部分城市观众未能如期看到大结局,即使电视台第二天补放一次,是否依然难以平息观众的不满呢?真的是个有趣的假设,观众也许可以接受大结局整体延迟一天,但根本不能接受自己在报纸上看到剧情之后再去观赏那个将变得索然无味的最后审判。

美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蒂利希在《存在的勇气》在“勇气和参与”一章中认为,大多数人只有将自己作为一个更大的团体的一部分而不是作为独特的自我加以肯定才能具备存在的勇气。不同社会形态中,这种“作为部分而存在的勇气”具有不同的表现。当然,他关注的是诸多重要的社会运动,而没有考虑类似赛事直播或肥皂剧之类八卦的社会事实。但恰好在这些看似可有可无的社会活动中,人们才真正下意识地从群体感中获得了乐趣。哲学往往过于关注历史而忽视日常活动,这有它的道理,在重大场合和极端情境下表现出来的人性可以看得更清楚,而日常生活方式千百年来只有细微的变化,人性在其中是一种混沌的存在,很难展开纯逻辑的理性分析。然而,幸运的是,哲学家们所分析出来的结晶体放回日常生活,如同盐溶入水中,从表面上看同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咸味却清晰可辨。

无论多么长的肥皂剧,演完后便成为了历史,人们开始寻找和关注下一个可以消磨时间的热点,试图让自我一直跟上时代。媒体总会倾向于把事情分为严肃与轻松、重要与不重要,而严肃的决定与重要的决策的背景无一不是基于此在的日常与混沌,我们在生活中一向默认这样的事实,但从来不会将之放入历史。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